摘要(Abstract):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是制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植被恢复的格局和配置方式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关于不同坡位配置植被对减流减沙的相对贡献研究较少。本文通过野外控制实验,分析了坡上、坡中、坡下不同部位草地群落的侵蚀特征。结果表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是控制产流量和产沙量的主要因子,降雨历时与侵蚀变量无显著线性关系。各处理小区对比分析发现,裸地小区产流量、产沙量和泥沙浓度最高,草地全覆盖小区减流、减沙贡献率最高,分别为84.3%和91.5%;各坡位植被单一效应比较,坡下部的减流和减沙相对贡献率最高,分别为52.1%和13.6%,坡中部的相对贡献率最低,分别为5.5%和7.9%,然而,各坡位植被共存时的交互作用的减沙贡献率远高于坡下部,达到70.5%。因此,坡下部植被是减少径流的主要因子,而多部位植被共存的交互效应是导致泥沙量降低的主要因素,坡下部或者出水口位置的植被缺失将严重削弱土壤保持服务。
关键词(KeyWords): 降雨侵蚀;水土流失;植被配置;减流减沙;相对贡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19KJ09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