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 >>中心概况 >>正文
中心简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祥和多元一体发展的核心区域,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中最具凝聚力和影响力的主体文明,也是世界文明史上传衍最久最具持续性的轴心文明。黄河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政治智慧和价值观念,造就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基因、治理模式和人文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做好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复兴黄河文明,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具有重大的现实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河南大学坐落于黄河之滨的古都开封,是闻名中外的百年名校。自1912年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对黄河、黄河流域和黄河文明的研究,形成了深厚的学术传统。2002年在学校90华诞之际,通过整合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考古学、中国文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创建了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获批为河南省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获批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是以黄河文明与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与咨询机构。中心以服务于“黄河文明传承转型”和“沿黄地区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提出了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黄河学”的宏伟目标,培养致力于黄河文明传承创新的学术团队和创新人才,汇聚了包括两院院士和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在内的以博士为主体的高水平、网络化、国际化的研究队伍。依托中心,相继组建河南大学省部共建“黄河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设立中国地理学黄河分会,成立河南省华夏文化研究会,举办“黄河学”系列高层论坛和“黄河文明”大讲堂,创办《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辑刊,联合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希腊爱琴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历史所、近代史所,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组建“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获批认定为河南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获批认定为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围绕“黄河学”学科建设,聚焦“黄河文明承传与转型”、“沿黄地区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黄河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三大特色研究方向,承担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和重点项目,深入开展了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战略和空间规划研究,资政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国家专业化高端智库作用初步彰显,产出了《黄河开发与治理60年》《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大黄河风采》《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文库》等系列成果,有力支持了地理学、应用经济学、中国史、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成功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地理学成为河南省A类优势学科,黄河文明学科群成为河南省A类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成为河南省B类特色学科。

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历史机遇,中心将进一步聚焦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黄河文化传承与转型发展、黄河中下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团队建设、重大项目、创新成果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支撑,以黄河文明大数据平台和时空综合社会科学等方法创新为突破口,逐步把中心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显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黄河学”研究学术高地、黄河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高端平台、文史地综合交叉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高端智库。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