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正文

张大新

教授  

研究方向:河南地方戏的整理与研究

 




 

 

 

张大新,生于1949年3月,汉族,河南省遂平县人。九三学社社员。1981年底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河南地方戏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河南省古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从事高等学校古代文学教学工作近三十年来,先后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国家级权威社科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独立撰写出版过《中国戏剧演进史》《二十世纪元代戏剧研究》多种学术专著,主编出版大型戏剧文献《樊粹庭文集》。先后获得河南省高等学校首届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陆续获得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剧奖·戏剧理论奖、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奖多项,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社科规划项目10项。目前的科研主攻方向是河南地方戏的整理与研究。

项目

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十五”重点图书规划出版项目(已结项);(本人承担《辽金元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出版)

2.《元杂剧作家心理与创作关系研究》(01JD750.11-44003), 2001年度教育部人文

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立项项目(2001-2004)(结项);

3.《宋金时期中原俗文化的发展与古代戏曲的成熟》(2002BZW001), 2002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2-2006)(经费:0.5万元)(结项);

4.《元杂剧的发展与元代社会心理的变迁》(99750005), 1999年度河南省教育厅重点立项资助项目(1999-2002)(经费5000元)(结项);

5.《元杂剧作家心理与创作关系研究》(107-CH—750),200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立项资助项目(2001-2004)(经费5000元)(已结项);

6.《20世纪元代通俗文学研究述论》, 2000年度河南大学立项资助项目(2000-2002)(已结项);

7.《中国古代戏曲与民俗文化关系研究》(04BZW033)(主持),2004年度国家社科规划项目(2004-2007)(经费8万元)(已结项);

8.《中华大典·戏曲典》(副主编),国家二十一世纪重大工程,2006年立项(2006-2010),已完成承担部分初稿,经费合计60万元。

9. 《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河南戏剧的变革》(11JJD750022),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1年10月立项(经费20万元);

10.《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河南戏剧的变革》(2012BWX021),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12年9月立项(经费1万元)。

以上只是主持项目的一部分。

获奖情况

1.《沉沦·忧思·求索》(专著),获2002年度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获奖时间:2003年9月)。

2.《元末雅俗文化的交融与戏剧形态的蜕变》(论文),获2004年度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获奖时间:2005年5月)。

3.《金政权南迁与北杂剧的成熟》(论文), 获2005年度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获奖时间:2006年6月)。

4.《宋金都城的繁盛与古典戏曲的成熟》(论文),获2006年度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获奖时间:2007年7月)。

5.《二十世纪元代戏剧研究》(专著),获2007年度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获奖时间:2008年9月)。

6. 《元末雅俗文化的交融与戏剧形态的蜕变》(论文),获200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奖时间:2005年6月)。

7. 《宋金都城的繁盛与古典戏曲的成熟》(论文),获2006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奖时间:2007年9月)。

8. 《二十世纪元代戏剧研究》(专著),获2007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奖时间:2008年9月)。

9.《传统道德规范与人格范式的颠覆、消解与重构》获第三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时间:2010年10月。颁奖单位: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

以上只是获奖情况的一部分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