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前沿 > 正文
安徽大学黄德宽教授应邀到我中心讲学
2016-09-19  

2016年9月18日晚,黄德宽教授应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和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的邀请,做了题为“新出战国楚系文字资料与甲骨文”的学术讲座。来自河南大学、河南省社科院、郑州大学、安阳师范学院等汉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三十余人集聚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新行政楼308室,共同了聆听了黄德宽教授的讲座。中心古汉字研究所所长王蕴智教授主持了此次会议。

图为黄德宽讲授正在向师生进行讲授(朱雪坷 摄)

黄德宽教授从四个方面对“新出战国楚系文字资料与甲骨文”进行了论述:第一,商周文字沿革关系;第二,新出战国楚简文字资料再现消失已久的甲骨字形。其中发布了一例新材料:安徽大学藏竹简《诗·鄘·墙有蒺藜》(即《墙有茨》),传世文献中记载的“中冓”在简文中写作“中夕录”,甲骨文有“中夕录”,曾有学者解释为中夜,这则竹简的字形和意义证明学者对甲骨文的考证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黄德宽教授提到了关于古文字考证和汉字发展与传承的新问题。第三,根据新出楚系文字可考证甲骨文中的一些未释字和疑难字;第四,甲骨文资料对新出楚系文献性质的判断可发挥关键性作用。

图为师生们专注聆听了黄德宽教授的讲座(朱雪坷 摄)

黄德宽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条理明晰,举例生动。在互动环节,他还强调做学问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要态度严谨,切勿妄作推测。短短两个小时的讲授,使在场的师生获益匪浅。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