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研进展 > 著作 > 正文
古汉字研究所成功举办第十二期学术沙龙
2017-05-12  

图为古汉字研究所第十二期学术沙龙现场(闫华 摄)

图为参与第十二期学术沙龙老师合影(闫华 摄)

图为涂白奎教授与参与第十二期学术沙龙学生合影(闫华 摄)

2017年5月11日,古汉字研究所特邀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涂白奎教授主讲沙龙,涂老师以西周王号问题的一系列论文为基础,向大家传授了自己在金文与历史方面的研究经验,并就学术论文的写作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涂老师平易近人的语气、循循善诱的论证、幽默风趣的类比,吸引了参与此次沙龙的每一个人,主持人张新俊副教授,门艺老师、张军涛博士、赵伟、李丹凤、陈彦洁、张焕、闫华、朱雪坷、张淑月及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高范翔都沉浸在涂老师那些年的学习时光里,并真切的体验到一位乐于思考、勇于求真的长者探索学问的过程。

古文字是发展演变的,从甲文、金文,甚至后世的隶楷,“贯通”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可适当阅读晚期出土材料和传世文献。涂老师谈起自己的研究内容,以生称死谥说为切入点,从《西周王号无恶谥说》、《内史亳觚与西周王号生称》、《由< 虢季子白盘>谈西周王号生称》三篇文章讲述历史学者的已有研究与自己的独到见解。

在《西周王号无恶谥说》里,涂老师依据金文材料,论证“厉”、“幽”及相关谥号的意义。“厉”在金文中作“剌”,相当于“烈”。在金文材料中,亦有“剌祖”、“剌考”等说法,表明“剌”,即“厉”是积极的正面意思。“幽”字同理。《由< 虢季子白盘>谈西周王号生称》,对器名“虢季子白”是“虢季子——白”还是“虢季——子白”的断句,阐发“子”的研究。涂老师向我们介绍到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贵族的字,多在自己的字前加“子”,表示一种美称。例如周武王第三子,周成王之弟唐叔虞,字子于。在已出土的材料中,西周晚期至春秋的虢国作器,名以字行,七件中有六件都是这样的情况。《内史亳觚与西周王号生称》一文,讲述对从水从虎的字及铭文内容的独到见解与各家学者的意见,并与张新俊老师交流意见。

关于如何撰写与发表文章,涂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向在座学生讲述几点。一是发表论文切忌太长,行文需严谨。二是切忌文章观点太多。言多必失,多个观点不易阐述清楚。观点之间可能会互相影响,降低文章可信度。三是文章不在字数,在闪光点与新意。而且一些编辑可能不接受太长的文章,字数适当为好。此外,已成形的文章需找相关学科的同行看一看,避免邻近学科基本知识点的盲区。

主讲人简介:

涂白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考古学商周考古专业古文字方向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商周古文字、先秦文献、中国古代石刻。参与编订《古文字类编》增订本、《古陶字录》等。荣获2004年开封市社科成果一等奖、2005-2007年度河南大学科研优秀奖、2006年河南省社科论文三等奖、2013年河南大学教学二等奖等。论文有《殷墟卜辞“贞”字为龟腹甲形说》、《邿公典盘》及相关问题、《季姬方尊》铭文释读补正、《说西周金文中的“狐”字》等。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