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处中原腹地,自夏王朝建立伊始,便长期作为正统王朝建国立都之地,亦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展20年来,田野考古工作从河南开始,河南便肩负着关键重任,河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华文明史五千年的延续不断、传承不息。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2002—2003年)选择山西襄汾陶寺,河南登封王城岗、新密古城寨、新密新砦4处遗址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其中有3处在河南。“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期(2004—2005年)确定河南灵宝西坡,山西襄汾陶寺,河南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偃师二里头、荥阳大师姑等为重点发掘和研究的6处中心性聚落遗址,其中有5处在河南。“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二期(2006—2008年)深化公元前3500—前1500年间中心聚落的研究,如灵宝铸鼎原(西坡)、襄汾陶寺、登封王城岗、禹州瓦店、偃师二里头等聚落形态的研究,也对郑州西山、巩义花地嘴等遗址进行了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期(2010—2012年)考古发掘项目与河南相关的遗址大体与第二期相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四期(2013—2015年)涉及河南的田野考古项目有灵宝西坡遗址综合研究、以邓州八里岗遗址为中心的白河流域史前聚落研究、禹州瓦店与登封王城岗遗址综合研究、以新密新砦遗址为中心的聚落考古研究4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期(2020年至今)与河南相关的考古项目有巩义双槐树、新密新砦、偃师二里头等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以商王朝最后一座都城安阳殷都为代表的晚期商文明,是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关键阶段的一个高峰,也是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最重要的基点。安阳殷都的50余座大型宫殿宗庙建筑基址,规模宏大、布局严整、排列有序,沿袭夏王朝及商王朝早期都城规划的理念并进一步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安阳殷都的礼仪活动中流行使用大量青铜器,将夏王朝及商王朝早期的青铜冶铸技术进一步发展创新,形成以青铜礼器与兵器为主的青铜文明,将中国的青铜时代推向顶峰,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影响深远、不可磨灭的意义。
从安阳殷都向上追溯,是商王朝早期王都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所代表的早期商文明。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继承了二里头夏都的政治文化遗产,如城市规划、宫室制度、铜器铸造技术及相关理念等,也即文献中的“殷因于夏礼”;同时又以中原腹地为中心进行大范围的文化整合与社会重组。商文明对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开启了中华文明主根主脉传承的新阶段,夏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长期传承的文化基因。商王朝早期都城和四方的城邑继承了很多夏王朝的政治遗产和文化基因,并进行了很多创新性的发展,开启了中国古代核心文化和都城文明一脉相承的历史传统。
偃师二里头夏都代表的广域王权国家,是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总结了此前1000多年的文明成就并进一步升华,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二里头夏都的营造理念、布局规划和宫室建筑继承了中原腹地龙山时代的文化传统;一系列国家制度、政治经验、工程技术和文明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基本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底色,后经商文明的继承与发展,逐渐确立了以中原王朝为主根主脉的中华文明。
距今4000年前后,中原腹地陆续进入龙山时代晚期,中华大地的文明格局和天下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原地区崇尚世俗“王权”和武力“军权”、利用宗教“神权”的统治策略,这不仅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对发展最有利的选择。在汇聚融合各地优秀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中原地区形成很多新的区域性中心,如登封王城岗、禹州瓦店、淮阳平粮台等古城,出现了分布密度很高的中原风格古城群,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种种迹象都将中原腹地龙山时代晚期与夏王朝的建立联系起来,群城并起和多元共存的政治文化景观表明当时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期,与第一个王朝建立前后各种政治势力和文化观念相互碰撞和激荡的图景非常拟合。
王城岗大城面积达34.8万平方米,大城东北部有两座东西并列、面积均不足1万平方米的小城。王城岗大城城墙外有壕沟,城内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和十多座“奠基坑”,“奠基坑”内埋有多具人骨。在王城岗小城内发现一片龙山晚期的青铜器残片和一片刻写文字的陶片。王城岗遗址还出土了玉石琮、绿松石器、白陶器和蛋壳黑陶等高规格手工业制品。发掘者认为王城岗小城可能与“鲧作城”有关,而大城可能与“禹都阳城”有关。
禹州瓦店遗址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在遗址西北部发现的大型环壕长达上千米,其防御系统是由人工壕沟与天然河流共同构成的。在瓦店西北环壕范围内,其中部偏南处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其中发现用于奠基或祭祀的数十具人牲、数具动物牺牲以及其他与祭祀活动相关的遗迹。发掘者认为该夯土建筑应该是龙山晚期的祭祀遗迹,是文献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真实写照。以大型壕沟与祭祀遗存、刻画符号、卜骨等为代表,表明祭祀仪式与宴享活动前后相继地在瓦店举行过,暗示此地为一处都邑性聚落。文献中的夏禹、启的记载大多与禹州有关,该地区在古代多有称为夏地者,瓦店遗址或与“禹居阳翟”“启有钧台之享”有关。
在距今5000年前后,社会分化加剧,形成了集军事权力与祭祀权力于一身的王者及其地位显赫的家族,出现了早期国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进入加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分化加剧,在郑州发现了中原地区最早的城址——西山古城。距今5000年至4000年,各地区进入文明社会,周围地区先进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区汇聚,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逐渐形成。
距今5400年至5100年,中原地区庙底沟文化风格的彩陶向周围的扩散到达了黄河两岸、大江南北的主要地区,促进了各地区的一体化进程。距今5300年前后的巩义双槐树仰韶时代晚期遗址是郑州地区目前发现的同时期规模最大的聚落。巩义双槐树遗址附近密集分布着仰韶时代晚期聚落,一些关键遗址包括郑州西山古城以及郑州大河村、荥阳青台等环壕聚落,这一系列考古材料证实了河洛地区在距今5300年前后这一关键节点中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也表明在距今5300年前后以巩义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进入了文明的初始阶段。通过对中原地区仰韶时代晚期遗址群的考古发掘和深入研究,逐步揭示了其在初始文明阶段以世俗“王权”为核心的独特发展模式,形成“质朴”“尚中”“务实”的理念,并被此后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证明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距今约5800年至5400年,以灵宝铸鼎原遗址群为代表,中原地区出现明显社会分化,这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阶段,亦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前夜。
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经历了一个逐步累积、漫长发展的过程。中华文明连续绵延五千年,最关键的是以中原腹地为核心的夏商文明连接的中华文明主根主脉连续不断。河南作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和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之一,肩负着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光荣使命,更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中坚力量。为了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引向深入,国家文物局启动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其中“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都是以河南为主战场。
通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年来的大量田野考古和深度科学研究工作,中原腹地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主根主脉日渐清晰。在未来的工作中,河南应当加大考古学与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结合力度,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一步厘清中原腹地承载的中华文明主根主脉,为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