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研进展 > 研究成果 > 正文
刘鹏飞副教授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发表关于气象因子和人为排放对中国近地面臭氧影响的科研成果
2020-03-27   黄河文明中心

近日,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刘鹏飞副教授在国际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中科院SCI期刊分区环境科学领域1区TOP期刊,IF=5.71)发表题为“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anthropogenic precursors on ground-level ozone concentrations in Chinese cities”的研究论文。

 

近地面臭氧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臭氧污染态势越来越严峻,已经成为PM2.5之外的另外一种引起公众关注的污染物。本研究以中国36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气候、地形、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将中国划分为10个区域:东部沿海地区(EC),珠江中上游(MUPR),长江中上游(MUYR),黄河中游(MYR),北部沿海地区(EC),东北地区(NE),青藏高原(QTP),东南沿海地区(SC),黄河上游(UYR)和新疆(XJ),探讨了不同时空尺度下气象条件与人为排放对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全国年尺度,气象条件是我国地面臭氧生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气温为主导因子,其次是太阳辐射和降水量。在季节尺度,春季的主要驱动因子为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气温,而夏季表现为气象条件和人为前体物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与春季相似,秋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象因素,而在冬季人为源排放对臭氧的生成具有较大影响。对于前体物来讲,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对地面臭氧的生成表现为正效应,而冬季则呈现出负效应。在区域尺度,气象因子和前体物对臭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和季节差异。在季节尺度上,太阳辐射和相对湿度是南方地区臭氧浓度的主要驱动力,而温度是北方地区臭氧形成关键驱动因子。在夏季,人为前体物是东北地区臭氧生成的主要驱动力。

 

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因子之间交互作用对臭氧浓度的贡献,发现交互作用对地面臭氧浓度的影响也具有明显的区域和季节差异。夏季与其他三个季节相比,气象因素和人为前体物之间的交互对于臭氧生成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更深入的了解臭氧污染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改进臭氧预测模型的精度,同时可为政府部门制定有效的臭氧污染管控措施提供参考。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为第一署名单位,中心研究人员刘鹏飞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环境与规划学院宋宏权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107,41871316)和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162300410132)项目资助。

 

DOI: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20.114366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