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研进展 > 研究成果 > 正文
打造生态文明专业化高端智库 在加快黄河文明复兴中促进中原更出彩
2015-10-29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任务,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十三五”是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黄河学”研究高地、建设国家生态文明专业化高端智库的关键阶段,也是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冲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关键时期。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需求,开展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集成创新和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对于加快推动我省国际一流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打造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服务黄河文明复兴和中原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10月23日,在河南大学召开的“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上,来自河南省发改委、工信委、国土厅、住建厅、河南日报、河南省地理所以及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省直部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专家,围绕当前和“十三五”时期国家和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就地理学科的发展及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如何打造生态文明专业化高端智库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心任务和优先任务之一,黄河生态文明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既有流域和区域特色,又关涉美丽中国建设的全局,要以生态文明建设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加快地理学一流学科建设,突出地理学自然、经济、社会、技术多学科交叉和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时空思维等优势,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打造生态文明建设专业化高端智库,为黄河文明复兴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基础理论、技术方法、规划设计和决策咨询等全面支撑。

1.持续强化多学科交叉和资源整合

2002年是河南大学的九十华诞。这一年,学校发挥历史厚重、学科齐全的优势,整合了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等优势学科资源,组建了一个新的综合性研究机构——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下设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黄河文明、中原文化与民俗四个研究所。2004年,该中心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为我国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一个建设期(2005-2008)验收评估中,该中心取得了综合排名29位、综合类基地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2008年,在河南大学成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之际,学校依托中心成立了“黄河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提出了创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黄河学”雄伟学科目标,并从2009年起,由中心组织每年举办一次“黄河学”高层论坛。2012年是河南大学百年华诞。这一年,学校依托该中心,协同省内兄弟高校和政府有关机构,组建并获批了“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总体要求和建设标准,河南大学进一步协同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院所,黄河水利委员会和郑州、洛阳、开封、安阳等政府机构以及一些企业,组建了申报认定国家2011计划的“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了黄河生态文明、黄河政治文明、黄河精神文明、黄河文明信息化四大平台。

2.始终坚持国家需求和理论创新相结合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共同的重大战略需求,是国际社会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和目标指标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2015年5月和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和优先性得到全面提升,也对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文明战略制定和理论创新相结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地理学是研究不同空间尺度上的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是现代科学体系中横跨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技术系统的一个综合学科,是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支撑学科。围绕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前沿领域,中心以地理学科为核心,始终坚持国家需求和理论创新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稳定的研究方向,在黄河开发治理、资源环境承载力、城市群与新型城镇化、资源型城市转型、低碳区域发展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大遗址与河洛三代都城文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户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下中部农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驱动机制与环境效应”、国家973项目“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复杂性机制、新型集成评估模型簇与政策模拟平台研发”专题“中国低碳发展的区域分异与情景模拟”等项目。出版了《黄河开发治理60年》、《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研究》、《生态环境与黄河文明》、《现代黄河文明及其生态补偿》、《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与开发》、《大黄河风采》等一系列论著,并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研究团队。如“经济地理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团队,在农村工业化、产业集聚区发展、城市群发展、产业转移与环境效应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批为河南省高校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牵头人苗长虹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低碳区域发展模拟”研究团队在碳排放模型与数据库构建、城市居民碳排放空间分异、城市区域碳排放变化机理分析、城市区域低碳发展水平测度与类型划分、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城市区域低碳发展模拟与优化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黄河中下游景观格局与动态”研究团队整合景观生态学、自然地理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现代理论、方法和技术,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思想为主线,全面、系统研究黄河中下游农业景观生态系统格局的时空演变,揭示自然生态系统对农业生态系统高效、和谐、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黄河中下游地区水土污染与环境变化”研究团队以河南省和黄河下游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水土污染机理与防治、区域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全球变化及区域响应等研究,深入探讨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的实质。“地理信息集成、共享与应用”研究团队在探索地理空间信息机理、空间表达和数据模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地理空间数据集成、分析与共享技术。基于测绘、遥感和GIS技术,研究多平台、多尺度及动态资源环境数据与基础地理、社会经济、多媒体数据的集成;以e-science理念为指导,利用WebGIS开发黄河中下游资源环境数据网络共享平台,提供基于网络的数据服务;基于数据共享技术和“3S”集成技术,研究农村信息化主题数据库和专题应用示范系统。

3.紧紧围绕重大任务牵引提升服务决策能力

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农村信息化、中原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等重大实践任务,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部门委托项目,完成了有重大影响的决策咨询报告,资政服务能力显著增强。2014年和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协同创新中心与河南日报联合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原经济区”课题组,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河南”、“打造区域优势、融入一带一路”为主题,在《河南日报》连续整版刊发了6篇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意义与河南的机遇和担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全文转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型农村社区信息服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课题组,集成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构建农村社区信息资源库与共享平台,通过集成物联网、3S、智能社区等信息技术,建成一流的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体的数字新型农村社区,助推河南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中心还先后完成了亚洲开发银行委托的“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研究”、濮阳市政府委托的“濮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规划”、开封市政府委托的“开封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中国(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功能定位与选址研究”、河南省国土厅委托的“中原经济区国土规划指标体系研究”、河南省工信厅委托的“河南省工业布局调整优化研究”、“河南省前三届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绩效评价”、河南省编办委托的“河南省直管县、市管县利弊实证量化分析”等横向课题,并积极参与我省和地方“十三五”规划以及《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等重要文件的制定,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高水平的智力支持。多份研究报告被中原经济区国土规划领导小组、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工信委等采纳,并获得省、厅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4.集中在生态文明建设关键研究领域实现突破

智库有专业性智库和综合性智库。以地理学专业为核心,充分发挥其综合思维、时空思维、战略思维等特点,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开展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专业化高端智库的重要路径。当前和“十三五”时期,面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急迫要求,协同创新中心要选择一些关键领域,开展协同研究攻关,尽快提升智库研究的专业化水平。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部署,以下问题亟待得到研究和回答:“五化”协同推进的机制与区域模式;国土空间均衡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的确权;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差别化区域政策;市县“多规合一”空间规划编制指引和技术规范;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总量的分级分解与控制;南水北调和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河南与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机制与排污权交易机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和信息技术平台构建;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三山一滩”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绿色城镇化与低碳智慧海绵城市建设;产业转移与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机制与模式;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村庄规划与乡村绿色化发展;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及差异化绩效评价考核等。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最紧迫的议程,也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紧迫的议程。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如此评价:“中国在生态文明这个领域中,不仅是给自己,而且也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的转型。”生态文明专业化高端智库建设,需要立足世界,构建基于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同时要立足于全社会,加强生态文明理念与价值观传播。对政府而言,需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过程中更需要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标准,走智慧化、绿色化发展之路,突出创新制造、智能制造、制造业服务化、“互联网+”。对企业而言,需改变“付费即排”的传统观念,不断提升对环境资源价值的认知,树立“自然生态有价”理念。对公众而言,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心灵深处,让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要求转化为人的内在诉求,倡导绿色、低碳、生态、环保、节俭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等,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一起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着力提高全民族生态文明素质。

5.协同聚力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库支撑

着力研究黄河生态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支撑带的构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东、中、西及东北“四大板块”和“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为重构区域合作格局提供了新的战略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河南地处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战略枢纽,希望河南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为将“一带一路”战略具体化,构建与长江经济带并行的黄河生态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支撑带,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于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沿线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东联西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构建丝路—陆桥—黄河复合支撑带区域合作战略平台具有重要意义。重点研究该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文化经济联系与欧亚经济文化合作模式;新兴城镇化与城市群建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态—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耦合机理与规律;提出黄河生态、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支撑带的构建路径及决策建议。

着力推进黄河生态文明数据资源开发共享与应用研究。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亟须通过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耦合、多模块集成和多情景模拟的综合集成研究,提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和整体方案。通过黄河生态文明数据资源开发共享与应用研究,推进黄河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建设,既是地球系统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前沿领域和高优先级的研究主题,也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加快推进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的急迫需要。在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技术等技术支撑下,整合已有数据库资源,完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黄河生态文明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出国土空间优化的路径与策略;构建多要素—多尺度—多情景—多模块—多智能体集成的黄河生态文明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主体功能区布局、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推行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6 .大胆开展专业化高端智库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

强化组织领导,实施特区政策。协同创新中心成立生态文明高端专业智库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智库学科特区制度的落实和人财物的协调,确保为智库的建设提供一流的服务环境。加强学术委员会工作,审议智库发展远景规划和计划草案,负责把握学术方向、创新任务设置、岗位设置、人员聘任和考评、自主设置项目审核、指导人才培养、对较大型学术活动提出建议,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及科技合作。每年定期召开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指导、评价和监督作用。

畅通提交渠道,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在问题反映、矛盾解析、战略研究、模式设计、具体对策建议等方面完成决策咨询报告,以《成果要报》、《软科学要报》、内部参考等专报的形式,通过国家、省市和媒体等多种渠道,发挥决策咨询和引领社会等作用。

创新评价制度,强化应用导向。智库建设对高校最严峻的挑战无疑是机制创新,特别是评价机制的创新。建立多元化成果评价体系,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学术原创性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性。从转变思维和拓宽渠道两个方面,鼓励科研人员将理论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充分发挥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积极鼓励专兼职研究人员承担各类政府委托应用课题,对产生有重要社会影响的咨询报告给予奖励。建立第三方成果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中心学术委员会在成果评价、项目评价、人员评价中的独立作用。

强化协同创新,加快资源整合。紧紧围绕协同创新、改革先行的理念,打破河南大学与中科院地理所、北京大学、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协同单位之间的体制壁垒,建立跨学科、跨高校、跨部门、跨地域的研究资源共享、问题协同攻关、人才共同培养的新机制、新体制。中科院地理所、北京大学等主要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系统性、全局性问题开展研究;河南大学和黄河水利委员会主要针对黄河流域以及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区域性研究,将河南大学与协同单位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提升,提出国家和河南省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决策咨询建议。协同单位共同为协同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力和科研设施投入,实现协同体之间人员、课题、资源有效配置,协同创新机构共享协同创新成果。

加强人才流动,强化优秀人才储备。欧美智库与政府部门通过“旋转门”机制,实现了研究者与实践者、学者与官员的身份转换。当前,我国智库人才的流动性普遍较低,虽然有部分退休官员已从行政体系流动到智库体系,但这种流动仅是单向流动,智库研究人员进入政府机构任职的还很少。要探索推行岗位聘任制和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决策部门与智库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学者赴发改委、环保局、工信委等相关政府部门挂职创造条件,加强其对现实问题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政策的敏感性;建立政府官员到智库从事访问研究的工作机制,为智库服务决策建立新通道。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出一批领军人才和青年才俊,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理论性、长远性课题培养梯队。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