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友 文/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要素,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基因,彰显着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坚实底气,一直受到文化界的关注。
近年来,伴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文化、黄河文明、黄河精神、黄河经济等受到空前关注,“黄河文化热”方兴未艾。围绕黄河文化,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出版社出版了各种图书,营造出浓厚的黄河文化舆论氛围。
近日,一部系统阐述黄河文化的力作《黄河文化概说》由黄河水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由著名学者牛建强教授编著。
牛建强,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明清史和黄河文化史等领域的研究。
《黄河文化概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了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诸位博士生、硕士生的心血。该书发轫于2018年《黄河报》胡少华编辑等策划的“黄河文化概说”系列文章。为弘扬和传播黄河文化,作者对系列文章进行系统增补和完善,并以图书的形式出版,以满足社会各界对于认识和理解黄河文化的强烈需求。
黄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浩浩黄河水滋养着沃野平畴,哺育着炎黄子孙,孕育着中华文明。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她不仅是一条自然之河,更是一条文化之河、心灵之河、精神之河。
《黄河文化概说》紧扣黄河是自然之河、文化之河、心灵之河、精神之河的黄河特质,以“概说”的形式,阐述了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农耕文明、民间信仰、民俗风情,以及黄河河道的历史变迁、黄河灾害与治河方略、黄河文献的治河价值、黄河岸边的城市、黄河流域的商人集团、黄河的生命伦理、黄河文化的现代转型等,内容丰赡,论题广泛。
该书每个章节的标题仅十几个字,简洁却不简单,且句式基本整齐划一,彩色与黑白交织,给人以整体美;引题都是四个字,充满诗情画意,与主题紧密呼应,相得益彰。譬如《黄土馥郁: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大河民风:黄河流域的民俗风情》《与河共舞:治河方略的历史迁移》等,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该书装帧设计精美,开本典雅,版式大气,图文并茂,印刷精致,赏心悦目。打开浏览,爱不释手。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如此丰富深广的黄河文化内容,作者仅仅用13个章节15万字,就把黄河文化的方方面面讲解得清晰通透,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概说”。通篇要言不烦,没有废话,没有过多地征引史料,更没有“掉书袋”之嫌。叙述简明扼要,语言浅白通畅。读者感受到的是学者的严谨、治学的规范和文字的锤炼,以及扑面而来的浓郁的黄河文化气息。
其一,这本深受读者喜爱、亮点纷呈的“大家小书”对黄河文化的主体内容进行了多维度解读,对黄河文化的产生、嬗变及其地位等提出了独到见解。
譬如,第1章《源远流长:黄河文化俯瞰》,作者在《黄河文化的内涵》中指出:黄河文化就是黄河流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一定的社会规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以及由此所达到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等等,是一种具有黄河地理特点的旱地农耕文化。从地域范围来看,黄河文化的空间范围极广,是一个以三秦文化、河洛文化和齐鲁文化为主体,且包含三晋文化、燕赵文化等亚文化层次在内的庞大的文化体系。别的高头讲章给黄河文化下的定义,总是绕来绕去,用去多少文字也没有讲明白,这里两句话就说得清清楚楚,高度概括,简单明了。
还有中原地区与黄河文化,作者用三个“地”,就把二者复杂的关系简单化了:“首先,河南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次,河南一直是黄河文化发展和繁荣的中心地。”“最后,河南地处天下之中,是黄河文化的核心地和发散地。”
其二,全书既提纲挈领,也存拓展的空间。“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黄新理念提出没有多少年,该书就将其作为一个课题进行探讨,体现了作者的探索创新精神。在第12章《民胞物与:黄河的生命伦理》中,作者写道:“黄河与人类的关系。黄河的存在和发展除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外,人类社会对其影响呈现出不断递进和强化的趋势。……黄河流域所孕育出的中国特有的注重贤人智慧的圣贤文化,对古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人们在黄河岸边发展生产、建立家园等对黄河的开发利用,同时也意味着对黄河及其自然生态必然造成一定的消耗,因此,在人类社会发展与黄河生命保护的关系上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思考。”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论题,作者没有急于下结论,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其三,书中附有延伸阅读目录,包括主要的黄河舆图目录、古籍和近人研究书目,提供了进一步探讨的线索。
读《黄河文化概说》,沿着《黄河文化上升为中华文化核心的路径与演变》所指出的脉络,读懂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记住中原大地的倔强与辉煌,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殷殷希望和铿锵誓言里奋然前行。
【作者简介】李树友,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杂文学会理事,开封古都学会理事。
转载于《汴梁晚报》2021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