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推免生工作相关文件要求和河南大学有关文件精神,现将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26年接受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工作安排如下:
一、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简介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是河南大学创建获批的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依托机构。研究中心设有10个研究所和《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集刊编辑部,牵头建设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首批试点实验室)、河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共建“应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实验室”,成立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黄河流域研发中心,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

中心围绕“黄河学”交叉学科建设,聚焦“黄河文明承传与转型”“沿黄地区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黄河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三大特色研究方向,致力于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承担了一批国家级及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出版了《黄河保护与发展报告》《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等标志性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考古学报》《地理学报》《文学评论》《Annal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等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70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理论文章60余篇。

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层论坛、“黄河学高层论坛”、“中国-希腊环境与文化国际学术论坛”、“黄河国家战略新年论坛”等连续性高端品牌会议;持续主办“黄河文明大讲堂”“夏文化暑期研讨班”“商文明系列讲座”“历史地理学术论坛”等学术品牌活动,为推动黄河文明传承创新、夏文化研究传播等做出了突出贡献;积极推进与希腊、匈牙利等高校的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
现有教职工80余人,拥有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四青”人才、省校特聘教授等为带头人的高水平学术团队,其中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74人,中心师资队伍学科分布、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特长配置合理,科研能力突出,教学及指导研究生经验丰富。
中心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建有“黄河学”、“甲骨学与古代文明”两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与主体学院共同开展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地理学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建设,以及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以学校地理学、应用经济学、考古学、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为依托,独立招收培养相关学科博士后。
中心注重对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国际化培养和跨学科培养。每年选派研究生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进行联合培养,聘任美国、加拿大、英国、希腊、匈牙利、奥地利等国外知名大学教授到中心授课,利用中心多学科综合优势加强“黄河学”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培养。注重黄河文化的传承创新,连续组织研究生进行暑期黄河流域学术考察,将黄河文化融入研究生培养体系,探索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 接收推免生的专业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面向全国拟接收2026年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具体专业如下:
招生单位代码:024 联系人:王老师 咨询电话:0371-22826115
学科、专业代码 | 学科、专业名称 | 研 究 方 向 |
020200 | 应用经济学 | 00(全日制)区域经济学 |
030400 | 民族学 | 01(全日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02(全日制)中华民族学 03(全日制)人类学与世界民族 |
050100 | 中国语言文学 | 01 (全日制)中国古代文学 02 (全日制)汉语言文字学 |
060100 | 考古学 | 01 (全日制)断代考古 02 (全日制)专门考古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 |
060200 | 中国史 | 01(全日制)中国古代史 02(全日制)中国历史地理学 |
070500 | 地理学 | 01(全日制)自然地理学 02(全日制)人文地理学 03(全日制)经济地理学 04(全日制)流域地理学 05(全日制)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三、接收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国家建设服务,思想道德品质优良,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二)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其中外语水平应达到全国大学英语(CET)四级以上水平(不低于425分);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
(四)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无任何因违法违纪而受处分记录。
四、申请流程
(一)材料提交
申请者在网上报名之前向我中心提交电子版申请材料,电子版申请材料请按以下顺序汇总为一个PDF文档,以“2026-姓名-推免生报考专业”命名,并作为邮件主题发送到邮箱hdhhwmzx@163.com。提交材料如下:
1.《河南大学2026年申请推荐免试研究生个人陈述表》,见附件;
2.有效期内的身份证、每学期均注册的学生证扫描件;
3.本科阶段历年学习成绩单和排名证明(须加盖推荐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公章);
4.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或其他外语水平证明材料扫描件;
5.能够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其它材料,有学术科研成果(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或承担的课题等)和获奖证书者请提供扫描件,原件留存备查。
(二)申报程序
1. 推免资格:取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2. 网上注册:9月18日起,登陆“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简称“推免服务系统”),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按要求填报相应信息。
3. 网上报名:申请者自9月22日9:00起,登录“推免服务系统”填报个人信息并注册,选择推免类型(硕士推免生),填报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024)的相关学科(专业),按要求如实填写信息,完成网上报名。
4. 复试通知:我校审核通过后向申请人发出复试通知,发送时间自9月23日9:00起,申请人通过推免服务系统确认同意复试;复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具体时间、地点等会通知到每位拟参加复试者。
5. 发送待录取通知:我校将于2025年9月25日9:00起发送待录取通知,推免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确认,超时未确认视为自动放弃。
以上注册、报名、发送通知时间节点以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实际开放时间为准。
五、录取
我校按照教育部及河南省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根据学科(专业)推免生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推免生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等,依据择优录取原则确定待录取名单。
我校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待录取考生发出待录取通知,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同意,否则视为放弃待录取资格。
六、奖助政策
我校拥有完善的奖助体系,并依规提供贷款资助。奖助及贷款详情请见《河南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河南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河南大学侯镜如奖学金评定办法》《河南大学研究生应急困难补助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
除学校的奖助体系外,中心推免生同时享有以下奖助政策:
1. 推免生注册报到后第一学年可以享受学校一等奖学金,且可同时申请其他奖学金;
2. 报到后提供1-5万元的科研经费,经过研究生阶段学习成功考取博士研究生者追加5000元科研经费。
3. 在奖助学金、助研助教岗位、选派赴“两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上优先考虑;
4. 英语成绩达到出国留学标准者,资助达标(雅思6.5分及以上,托福80分及以上)英语考试费用,并优先选拔出国深造。
七、其他事项
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完成拟录取程序后,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其他未尽事宜请参见《河南大学2026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简章》(网址链接:https://grs.henu.edu.cn/info/1176/55912.htm)。
咨询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新行政楼304办公室
咨询电话:0371-22826115
咨询邮箱:hdhhwm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