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临黄河而知中国

                                                      ——黄河文化精神的中国表达

  作者:王明钦  岳鹏星

2024-06-14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黄河文化也在不断壮大,就像一个自强不息的生命,在不断吸收能量的同时孕育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本精神、创新精神、抗争精神、融合精神、奉献精神。

  烟火气里氤氲着“文化味儿”

  黄河文化中蕴含的烟火气,抚慰着感受者的内心。《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杰作,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市井生活。它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历史价值的画作。它通过生动的人物和建筑,以及隐藏的细节,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中国的繁荣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当我们欣赏这幅画时,不仅能欣赏到古人的艺术才能,还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生活的美好。《清明上河图》中热闹繁华的东京城带给我们的震撼,并非只是画工精湛,而是把充斥着南来北往、欣欣向荣的人间烟火聚合成一处的活色生香。

  管窥《清明上河图》,就可以发现黄河文化浸润之下百姓生活的丰富。集市在中国由来已久,是人与人之间最古老的社交连接之一,除了商贸与交通、繁荣与发展外,这条看似不起眼的“毛细血管”在传统社会中也承担着输出情感价值,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的功能。“赶大集”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习俗,是乡村里最具人文气息的“精神符号”。在我国农村,热闹的大集不仅仅是一个卖和买的市场,比起物质上的满足,大集独有的热闹与丰富使之成为具有人间烟火气息的生活方式。黄河大集,更像是一种充满文化感的下沉式体验场,把千年文明的灵魂,送到公众的指尖、眼间、舌尖,也把市场的所需所想反馈给文化,这是一场黄河文化与人间烟火的双向奔赴。

  黄河文化中蕴含的烟火味道,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展现出中华儿女的日常生活存续场景,折射出黄河文化内在的民本精神和融合精神,亦是中华民族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在日常生活层面的生动体现。

  神话传说里昭示着“精神密码”

  在古代,人类可以移动大山吗?中国有一则故事说明了黄河文化精神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密码。《愚公移山》是一则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出自中国古典典籍《列子·汤问》。《愚公移山》以寓言的形式展现了黄河流域先民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的伟大奋斗精神,是黄河文化中刚健有为精神的集中体现。伴随着黄河文化走向全国,愚公移山精神又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不畏艰难、不屈不挠、刚健有为的象征。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中华民族曾有许多同行者,但唯有中华民族几千年屹立不倒、绵延至今,而愚公移山精神就是支撑其不断前行的精神密码之一。

  大禹治水是流淌在中华文明源头的一曲独特的中国式“英雄主义”赞歌,其故事主要记载在《山海经》《史记》《尚书》《孟子》等多种中国古典典籍中。大禹治水是一个渗入中华民族血脉的故事,其中包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创新精神、实践精神和担当精神,同时也是一曲独特的东方式“英雄主义”赞歌。中华民族历史上从不缺乏英雄,我们孕育英雄、崇敬英雄,但中华民族崇敬的英雄是什么样子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崇敬的英雄不是西方神话中的“神”,而是在危难时刻勇于为民解困、为国解忧的有担当精神的“人”。这些“人”,像大禹一样为了解除洪水给国家、给人民带来的危害,不计私怨,勇担大任;大公无私、恪尽职守,“三过家门而不入”;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踏遍中原的山山水水;深入百姓生活,与百姓同甘共苦;实事求是,从实践中找寻新的问题解决方法。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主义”,它使中华民族历史上英雄辈出,凝练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东方式家国情怀。每当民族有难、人民有难,就会有无数像大禹一样的英雄挺身而出、带领这个民族破茧重生。除此之外,大禹治水也展现了黄河流域先民们独特的创新精神。大禹治水不固守鲧之旧法,而是根据事实创出了“导引”与“围堵”相结合的系统治水方法。这种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创新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一片甲骨折射出“灿烂文明”

  中华文化文脉绵长,但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尤其是夏商的文化始终只见于典籍,缺乏实物的印证,这种“断链”无疑造成了中华文化发展中许多谜团难以解开。而殷墟甲骨文的重现,为我们复原了一个活生生的商代社会,镶补了夏商周三代历史无实物印证的缺憾,架起了古今对话的桥梁,解开了中华文明发展中的许多谜团。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震惊天下,揭开了商朝的神秘面纱。文字作为一种工具、密码,更是为我们解读了中华文化发展中的许多谜团。因为文字是一个桥梁,联通的是古今,甲骨文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前后相承的关系,即当下的汉字是从甲骨文演化而来的。

  泱泱华夏,从古至今,有了甲骨文,就可上通仓颉造字的上古时期,下达白话文盛行的中国现代文明。纵观人类文明的源头,四大文明古国都曾经有自己的文字,但另外三种文明的文字早已消失在历史尘烟中,唯有汉字与中华文化赓续不断,历久弥新。这也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于研究人类文字史和文明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又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稷下学宫、玄奘西行中蕴含的“兼容并包”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特征。黄河文化虽是一个地域文化,但也是一个开放的文化系统,对异于自己的文化拥有兼容并包的胸怀,稷下学宫和玄奘西行就是这种胸怀在历史上的体现。

  稷下学宫,中国最早的书院,建立在当时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城西南门)。它由齐桓公创立,在齐宣王时期达到空前规模。稷下学宫在当时齐国相当于是智囊团,齐宣王给稷下学士以优厚的待遇,但不让他们处理繁忙的政务,使他们“不治而议论”。于是各国贤士接踵至齐,齐国都城临淄成为当时诸侯各国学术交流的中心。当时稷下学宫中的学士包含有各种学派。各学派相互辩论、著书立说,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特点。同时,稷下学宫反映了黄河文化精神中所蕴含的兼容并包的气魄。

  玄奘西行,讲述的则是唐代高僧玄奘克服重重困难,一路西行去佛教发源地印度学习佛法的故事。玄奘西行的故事主要记载在《大唐西域记》中,后来还演化出了人们熟知的《西游记》。

  稷下学宫和玄奘西行虽是发生在黄河文化不同时段的历史事件,但却都指向了黄河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胸怀。两千多年前稷下学宫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黄河文化早期阶段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和谐局面。1400年前玄奘西行更是告诉我们,对于外来文化,我们不仅不排斥,甚至为了求取真经,可以积极主动,不畏艰险、艰难跋涉。这不仅是对异质文化的包容,更是一种打破地域壁垒主动追求真理而孜孜以求的精神。

  临黄河而知中国。黄河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母体和发端的地位与意义,既是中华民族“魂”之所附,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诞生于黄河流域的传说与历史故事,都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回应大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挑战,为中华民族战胜艰难险阻、追求美好梦想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体现着中国人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基本起点。同时,也彰显着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黄河文化精神以一串串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赋予了其独特的中国表达方式。黄河文化精神的中国故事表达,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为世界文明刻下鲜明的中国烙印,引领中华文化走向新辉煌。

(作者王明钦系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岳鹏星系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2024年6月3日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