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正式发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理学会黄河分会联合主办的学术集刊《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成功入选“文学·考古文博”学科入库集刊。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创刊于2008年,主要刊载以黄河文明与沿岸地区地理、经济与社会文化等为研究主旨的学术论文,内容主要涉及黄河文明的承转与发展、沿黄地区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黄河流域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涵盖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设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黄河文明与文化”等特色栏目。本刊每年出版二辑,已被中国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海内外公开发行。
此次《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入选,是中心综合学术实力的有力彰显,我们也将始终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原则,继续保持高质量、创新性的办刊理念,为繁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贯彻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每四年开展一次期刊评价工作,至今已完成三轮期刊AMI评价工作(2014年、2018年、2022年)。本轮评价将403种集刊按照3个大类和19个学科类进行划分,依据吸引力、管理力和影响力等一级指标和相应的二级、三级指标,对期刊的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力、同行评价、编校质量和信息化建设等进行评价,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本刊不收取版面费或者其他任何费用,欢迎赐稿!
在线投稿系统:http://www.hhwm.cbpt.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