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清雷讲座“试论西周甬钟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以晋侯苏钟为例”顺利举行
2022-05-31  

2022年5月29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清雷应邀作了题为“试论西周甬钟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以晋侯苏钟为例”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是黄河文化遗产系列讲座第五讲及庆祝河南大学建校110周年学术讲座,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侯卫东主持。

本次讲座主要内容包括西周甬钟断代的理论与知识储备、晋侯苏钟(16件)的分型分式、晋侯苏钟(16件)的断代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王老师从五个角度介绍了西周甬钟断代的理论与知识储备:其一,需具备宏观历史视野,在对西周甬钟做断代研究时,首先应该了解西周时期各个王世的不同政治生态;其二,需关照多重微观断代元素,如铭文、纹饰、工艺手法、器型、调音和测音数据等;其三,应及时掌握学界新的断代研究成果,并以应侯视工钟的断代为例说明曾长期被视为断代标准器之断代改变的影响之大;其四,需要始终秉持断代的通行原则,即着眼于那些显示最晚年代特征的因素;其五,需多视角检验,在得出断代结果后,从各个视角逐一审校是否有矛盾之处。第二部分,王老师根据编钟钲、篆、枚区界隔方式的不同,将16件晋侯苏钟分为A、B两型,再各分两式,A型晋侯苏钟共计4件,包括73627~73630号钟,B型晋侯苏钟共计12件,包括73631~73640号钟,M8:33、32号钟。第三部分,王老师首先梳理了以往有关晋侯苏钟的主要断代观点,即“厉王”和“宣王”说、“西周初年至厉王”说、“西周初期至共王”说、“西周早中期”说、“西周中晚期”说,通过依次剖析认为其中第二、第三、第四这3种断代存在较大问题,如都违背了考古学断代的通行原则,然后指出以上诸家对于晋侯苏钟的断代主要是关注铭文、纹饰和器型,因此王老师从调音这一编钟作为乐器而独有的断代元素着眼,将16件晋侯苏钟与14件有铭兴钟这套断代标准器的调音相对照,将A型晋侯苏钟断为西周中期夷王之器,将B型晋侯苏钟断为西周晚期厉王后段。最后,王老师强调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每一件或每一组(套)编钟所携带的断代信息量不同,故此在具体的编钟断代研究工作中,应从实际出发,将断代的着眼点聚焦在最富有断代特征的元素上,对于诸多微观断代元素的选择和主次安排,应灵活运用。

讲座结束后,线上听讲人员就讲座内容和王老师展开了交流互动。最后主持人代表与会人员对精彩报告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