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河南日报》郭子月、侯卫东:仰韶文化彩陶映射出的文明信息

2021-10-15  


郭子月 侯卫东

1921年,中国政府矿政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主持发掘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揭开了中国考古的序幕,并将该遗址出土彩陶代表的考古学文化命名为仰韶文化。

最亮丽的仰韶文化符号

彩陶是仰韶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大约距今7000年之后的两千年中,在陶器上彩绘的艺术形式作为中原地区文化的精神载体,逐渐被海岱、江淮、甘青等地区所接受。仰韶文化中期的“花瓣纹”在各地区的普及,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兴盛与认同的象征,庙底沟文化阶段形成了最初的早期中国文化圈。彩陶艺术承载着仰韶人对族属、信仰、自然、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认知观念,纹饰主题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已迈入文明的门槛。

彩陶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很早,在黄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长江流域的皂市下层文化、北阴阳营文化、跨湖桥文化和南部沿海地区的高庙文化等都出现了距今约7000年左右的彩陶,而黄河流域彩陶的数量最多、纹样最丰富、影响力最大。彩陶是用矿物质呈色剂与一定比例的水和黏土进行混合,用笔在已成型陶坯的光滑表面上进行绘制,入窑烧制后在器表呈现出红、白、黑、褐等颜色的图案,且不易脱落。中原地区彩陶技术的起源可追溯至裴李岗文化时期,那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利用紫红色粉砂岩或赤铁矿作为陶器表面红色陶衣的呈色剂,使烧制出的陶器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仰韶时代早期的半坡文化彩陶以红底黑彩为主要搭配形式,几何形纹饰以直线及其排列组成的团块结构数量最多;而像生性花纹如鱼纹、人面纹和少量的鸟纹、蛙纹、鹿纹等,描绘生动简练,对称均衡。其中最为经典的是在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遗址中所发现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纹饰为一圆形人面做闭目沉思状,两侧耳部或嘴边多有两条小鱼相连,头部有装饰,似为一种古代仪式,整体呈现出神秘感。

仰韶时代中期的庙底沟文化主要分布于陕、晋、豫交界地带,其强大的辐射力使周边其他考古学文化中出现了彩陶艺术形式。庙底沟文化是彩陶发展的鼎盛时期,彩陶纹饰在母题、图案元素和构图方面比半坡文化更为丰富。几何形元素中点和面的运用较多,较少用线。写实性的图案在这一时期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以花瓣纹、旋纹、垂弧纹等抽象纹饰互为组合的抽象图案。色彩除红底黑彩外还出现了白底黑彩,其二方连续式的构图方式使图案更具装饰效果,并对郑州大河村文化彩陶艺术风格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仰韶时代晚期的大河村文化彩陶,在庙底沟类型的基础上具有了自身特色,图案母题显示出当时人们已获得农业、天文等科学技术知识,逐渐从神秘的信仰走向用科技来促进社会发展的道路。这一阶段的彩陶以白底居多,红底次之,彩绘图案多为黑、红和棕、红两种色彩搭配,单彩的较少。图案元素中以线条组合的图案比重更大,纹饰的构图采用上下多行排列的方式。图案母题以大河村遗址三至四期遗存中出土的太阳纹、日冕纹、月亮纹、星座纹等天文图像,以及以禾苗纹为主的植物图案为代表,标志着天文学的兴起和农业的兴盛。

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

仰韶时代彩陶图案使用动物与人物纹样最多的阶段是在半坡文化时期,纹饰的发展规律是由动物的具象图案向抽象图形发展,其中以鱼纹的变体最为典型,古人惯常运用单个事物的简洁图形表达含义,整体表现为几何形的图案,本质却是具象事物形态的抽象化处理,尤以动物为多。庙底沟文化阶段少有写实的鸟纹和蛙纹,大量见到的是由多种几何图形组成的花卉图案。花瓣纹由鱼纹简化而来,其组合形式多是对花朵的再现。学界对于庙底沟文化的成就一直有着高度评价,严文明先生认为:“庙底沟类型时期的仰韶文化发展到了高峰时期,文化的分布面积扩大,各地区之间的融合显著增强,整个文化的共同与一体性更为突出。”王仁湘先生认为庙底沟期彩陶的传播是“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韩建业先生将庙底沟时代的出现作为“早期中国文化圈”形成的标志。庙底沟文化时期,广大的中原地区已迈入了文明的大门,彩陶纹样的形式逐渐抽象化、符号化,绘制细腻流畅,有很强的装饰感。中原东部地区的彩陶对人物和动物形态的运用在各时期均不多,至大河村类型阶段已十分稀少,天文与抽象图形占有一定比重,这一阶段人们的思想已逐渐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转移到“人与天”的关系。

以太阳、月亮和星辰为主体的天文图案是大河村类型彩陶图案的代表。有学者对绘有太阳纹的陶片进行复原,整件陶钵的腹部应画有一周十二个太阳,而这一现象出现在两件不同的器物上,反映出当时社会已形成了历法观念,十二个太阳是一年有十二个月份的体现。太阳成为彩陶花纹描绘的对象,也说明在农业相对发达的阶段,人们对日照的作用有了重要认识。大河村遗址二期出土两件绘有完整月亮纹的陶钵,两个月牙相对,中间有一圆点纹,这一纹饰组合在钵的肩部和上腹部,一周绘有三组,这可能是新月和残月的写照。此外还出土一件绘有星座的陶片,可以看出,在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对天体的运动进行观测。星座图及星象观念在荥阳青台遗址得到了验证。

荥阳青台遗址中发现了用九个陶罐排列组成的“北斗九星”,是在北斗七星的两侧,即右上与左下各放置一个陶罐而形成的。星象的出现反映出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人们已经掌握了星体运行的规律,而农业的发展依赖于天文学的相关知识,这需要人们在生产劳作期间长期地观察天象与气候的关系,进而指导农业的发展。仰韶文化中晚期,农业经济已十分繁荣,私有制已经产生,天文学在此时崭露头角也并不偶然,它的出现是人们在生产与作息间不断地积累经验的成果。在植物图案中,大河村遗址第四期的禾苗纹与第三期F2的土台上所出土的一罐碳化的高粱粮食相互照应。

彩陶作为仰韶文化艺术的代表,承载更多的是其蕴含的文化与精神价值。彩陶的装饰艺术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在审美的意义之外的,悦目的形式是依附于实际且重要状态之上的。仰韶人擅长创造美的事物,这种用美的形式激起观者的共鸣从而达到思想认同感,是那个时代“艺术”产出的最大价值。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转载于《河南日报》2021年10月15日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