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中国艺术报》资深文化记者金涛应邀来校讲学
2021-04-21   陈东泽


图为讲座现场(陈冬 摄)

图为《中国艺术报》通联国际部主任、资深文化记者金涛(陈冬 摄)

图为文学文献研究所副所长梅东伟(陈冬 摄)

2021年4月20日上午,《中国艺术报》通联国际部主任、资深文化记者金涛应邀至我校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作学术讲座,讲座题目为“在生活中挖一口深井”,中心相关专业教师及民俗学等专业的研究生等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讲座由文学文献研究所副所长梅东伟副教授主持。

金涛老师的讲座以“找井,在路上”为中心话题,旨在提醒我们:虽然每个人都身处“生活”之中,但并非每个人都能真正的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和理解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进而写出生活的酸甜苦辣。金涛老师从电影《天下无贼》的创编开讲,通过对河南作家刘庆邦的《神木》,茅盾文学奖得住陈彦的《主角》、《装台》,著名作家刘慈欣的《三体》、《流浪地球》等文学作品的解读,结合对相关作家的采访经历告诉我们,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包含着作家对生活深入的观察、体验和凝练,也包含着作家的独特的视角与技巧,也即优秀作品的诞生是需要深入的“看”,也需要高超的“写”,找到生活中有意义的“井”,认真的“看”,认真的“写”,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金涛老师以自己的经历告诉现场的同学们,人生中会有许多的快乐和幸福,也一定会有种种的不如意,它们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但坚韧不拔的找寻幸福,是每个人都应努力做到;他鼓励大家要对人生充满热情,敢于“破圈”。  

讲座结束后,梅东伟对金涛老师的讲座表示感谢,希望同学们在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探究真理的同时,也要关注“生活”,关注国家大事,要有家国情怀,要学会“一只眼睛看书,一眼睛看生活;一只手翻书,一只手打理生活”,要关注现实,要学以致用。

据悉,本次讲座是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党总支“弘扬传统文化 传播黄河声音”系列讲座活动之一,该活动旨在促使相关师生在努力科研、专注学术的同时,也要积极关注现实,以学术研究参与当代文化的建设中来,凸显学术的现实关怀,并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学术文化的普及推广。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