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学术报告会现场(陈冬 摄)
为增强学术交流,分享研究成果,促进学科互鉴,加强项目管理,2020年1月22日,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新行政楼308会议室举办了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术报告会。基地重大项目负责人李小建教授、苗长虹教授、王蕴智教授、牛建强教授、李二玲教授、秦奋教授、彭恒礼副教授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心副主任侯卫东主持。
中心主任苗长虹首先介绍了中心目前的基本情况以及举办项目学术报告会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教育部基地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而项目是教育部基地建设的重要抓手,项目学术报告会是黄河文明中心每年都要进行的重要学术会议。举办项目学术报告会不仅能促进项目组之间交流、分享研究进展、经验和成果,还可以支持中心实现从多学科独立研究向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转型,对凝练方向、多出原创性和标志性高水平成果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各项目负责人分别作了“明清时期河南西北部的民间信仰(牛建强)”、“社会转型中的同步与脱节(彭恒礼)”、“黄河中下游乡村聚落演变研究(李小建)”、“黄河中下游农耕文明现代转型的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秦奋)”、“黄河流域农业创新体系演进及农业文明的传承研究(李二玲)”、“《甲骨文合集》11485乙酉夕月有食刮削残片系联排谱及其成套卜甲的复原研究(王蕴智)”、“中心城市经济转型:新古典和演化范式的比较(苗长虹)”七场学术报告,并详细介绍了项目目前的进展情况以及预期研究成果。
苗长虹在总结中高度肯定各项目负责人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并指出本次项目学术报告会涉及历史、地理、文学、经济等多学科领域,有利于促进跨学科交流,项目成果的多样化对研究项目的相互借鉴有重要意义。期待中心在“十四五”时期,抢抓机遇、共谋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历时三个半小时的重大项目学术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