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大象新闻》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得怎么样?学界业界多领域200余知名专家学者齐聚河大共同研讨
2020-09-26   张静

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9月23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层论坛(2020)暨第十二届“黄河学高层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全国40余家单位近200位代表和嘉宾现场参会,3万余人通过网络直播在线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由河南大学、中国地理学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以及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约40家单位近200位代表和嘉宾现场参会,3万余人通过网络直播在线参加了本次论坛。

高校、科研、水利、文物等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汇聚河大,共同探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在致辞中表示,河南大学依托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瞄准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黄河文明的发展和溯源、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等为主题,已连续举办十一届“黄河学”高层论坛,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国内外相关单位及专家学者的支持下,河南大学在黄河文明、流域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成果,推动了黄河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流域生态治理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为进一步推进黄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论坛围绕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十四五”期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建言献策,能够提升黄河学研究水平。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道席教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迎伟、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等学界业界也通过各种形式对论坛的举办表示支持和肯定。他们认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科技与经济融合、自然人文交叉等方面提出了新的问题和契机,需要地理学及相关领域多学科专家面向国家需求,加强交流探讨,整合研究成果,共同为黄河保护与发展战略提供咨询平台。此次论坛不仅是学术精英的重要聚会,也是热爱黄河、关心黄河的各界人士共同交流体会和碰撞思想的平台。论坛将以更扎实的理论研究、更深入的实践总结和更立体的学科融合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表示本次论坛汇聚高校、科研、水利、文物等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展现黄河战略实施一年来的新成果、新思想和新观点,对进一步丰富“黄河学”学科内涵,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他指出,构建“黄河学”的学科体系和黄河文明的话语体系,需要国家战略的引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在黄河流域条件有限、生态脆弱的底色上,需要把高质量发展落实到生态、经济、文化每一个领域。他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真正推动黄河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报告》发布,与会专家学者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开幕式上,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报告》。该中心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所所长赵宏波副教授代表研究团队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科学基础、高质量发展指数评价方法及结果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报告内容。报告显示:黄河流域省域高质量综合发展指数整体呈东高西低格局,山东最高,陕西、河南次之,宁夏、陕西和内蒙古居中,甘肃、青海最低;各省在经济、社会、生态维度上高质量指数排名差异较大,山东在经济维度水平最高,内蒙古在社会维度上表现更优,陕西在生态维度上居黄河流域首位。地市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显示,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特征更为显著,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引领地位,且在空间上呈趋同趋势;指数位居前十名的城市依次为青岛、郑州、西安、威海、烟台、济南、东营、鄂尔多斯、日照、淄博,西部地区多数城市经济高质量指数相对较低,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在为期一天的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与‘十四五’规划”为主题,围绕“‘十四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十四五’黄河重大科技问题与‘黄河国家实验室’培育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流域协同治理与水资源利用”、“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黄河变迁与黄河考古”七个议题进行深入交流,邀请十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做大会主旨报告,并设置“‘十四五’规划、黄河重大科技问题与国家黄河战略”、“夏文化研究的方法与路径”、“黄河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三个平行圆桌论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转载自《大象新闻》客户端2020年9月23日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