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古汉字所2018新沙龙启幕
2018-03-12  

初春乍暖,好事连连。2018310日下午3时,在中心308会议室,王蕴智教授面向河南大学古汉字研究所师生,以及河南省内的部分甲骨学者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讲座。郑州大学刘风华老师,河南省社科院齐航福老师、章秀霞老师,河南大学历史学院具隆会老师,文学院鲁冰老师,黄河文明中心门艺老师,以及中心的张军涛博士后、赵伟博士和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的数十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王蕴智教授此次讲座是应省内相关学者的要求,所上的一次古文字教学示范课。他针对省内古文字教学师资的现状,倡议省内从事古文字教学的年轻教师讲授甲骨文等古文字应从原材料入手,首先把每一个字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字形的源流演变要烂熟于心并能手写出来向学生展示。其次甲骨片中所包含的各种占卜信息也要提醒学生注意。最后要对所选材料的内容进行系联。王蕴智教授的此次示范课从甲骨片中多见的“受年”出发,运用他倡导已久的“甲骨系联”法,通过关键词之间的不断传递,让不同的甲骨片发生联系,构建甲骨学的经纬网,让甲骨“活”起来,增强甲骨卜辞作为语料和史料的价值。齐航福老师感叹:时隔多年,再次听王老师的课,启发很大,收获满满。同样的东西,王老师又讲出了深度,讲出了新见。

对于目前河南省甲骨学研究的现状,王老师既有深深的担忧,又有殷切的希望。河南省文化底蕴深厚,北有安阳殷墟,南有漯河字圣,这是甲骨研究得天独厚的优势,可甲骨研究却没有它应有的繁荣,一流的甲骨学者更是凤毛麟角。王老师尊崇许慎,不仅仅是他字学开创性的著作《说文解字》,更是他对汉字的热爱和执着,孜孜不倦地在汉字文化道路上的探索。现在甲骨研究尤为需要许慎的这种精神,王老师希望每位致力于古文研究的师生都要发自内心地热爱汉字,不断的琢磨,把汉字放在心上,发扬许慎精神,在许慎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有勇气,更要有毅力,完成许慎未完成的汉字事业。

王老师扎根河南的古文字研究已有20多年,他对河南古文字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现在恰逢古文字研究的大好时机,一定要让河南的古文字研究开拓出新局面,让河南成为甲骨学研究的重镇。王老师再次强调:甲骨系联是今后甲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一定要抢占先机,着手做起来。甲骨文中还隐藏着丰富的宝藏,不能放过任何小细节,一些容易忽略的细节正是甲骨研究的突破口。河南的古文字工作者还要抱成团,组成队,多交流,多沟通,要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多组织一些讨论,在讨论中解决一些问题并发现一些问题,这是推动甲骨研究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个春天不简单,2018古汉字所新沙龙以甲骨文原片为讨论对象,以王蕴智老师所提出的方法为研究方法,共同阅读,共同研讨。在甲骨文的广阔天地里,期待师生的共同努力,都能得到自己应有的收获。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