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王蕴智教授在许慎文化座谈会上发言

中心师生在许慎像前合影留念
2017年11月8日,农历九月二十,是许冲向政府进献其父许慎著作《说文解字》1896周年的纪念日。为纪念许慎,弘扬许慎文化,漯河市在许慎文化园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许慎文化庙会。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古汉字所的师生一行7人应邀参加了许慎庙会的开幕式。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出生于漯河,在漯河,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的编写,《说文解字》一书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九月,许慎遣其子许冲携书稿到京城洛阳献书朝廷。随后朝廷下诏表彰,《说文解字》从此得以面世并流传至今,起源了汉字学,成为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必读书目。
漯河市政府在弘扬汉字文字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在河南大学文字学教授王蕴智先生的学术指导下,全方面打造汉字文化,修缮许南阁祠,举办国际性的许慎文化学术研讨会,修整许慎墓,并围绕许慎墓建设了许慎文化园,提出并建设许慎文化学院等。2015年11月,漯河市被中国文字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命名为“中国汉字文化名城”。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教学实践基地即挂牌于许慎文化园。本年度许慎文化庙会上,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也与许慎文化园签约揭牌了教育实践基地。
下午两点半,由河南省文字学会会长、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蕴智先生主持,组织来自各大高校的领导老师召开了“弘扬许慎文化”座谈会,对如何更实际地传承许慎文化,将传承由口号向实践转变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王蕴智先生指出,许慎文化不是漯河的,不是河南的,是中国的,是世界的,要争做许慎的徒子徒孙。建设许慎旅游文化中心,将汉字文化与教育连成一条线,汉字传播、汉字音形意研究、汉字动漫艺术、信息化等方向均是亟待开发方向,同时真切地呼吁前来参会的学者,集思广益,共同继承与传承许慎文化。各高校老师也纷纷发言表达了对许慎文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