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至23日,第六届黄河学高层论坛在我校召开,中外学者共七十余人围绕发展黄河学、文明传承与中国未来路径选择等重要命题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黄河学高层论坛由中心和“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办。会议主题是“黄河文明与中国道路”。
论坛开幕式于11月22日上午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行政楼二楼会议报告厅举行。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任、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学部委员王震中,国际著名经济地理学界、美国犹他大学魏也华教授,英国萨塞克斯大学Mick Dunford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戴富士教授,韩国著名汉学家、全北大学中文系郑元祉教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资深教授赵林、系主任王俊彦,河南大学党委书记、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关爱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中心主任李小建等来自国内外70名代表出席开幕式。中心执行主任苗长虹主持开幕式。
傅伯杰院士首先致辞。他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儿女心目中的圣河。在中国文明的发展中,黄河文明史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核心。黄河文明的传承不仅影响着未来中华文明的发展道路,而且引导者中国现代文明的未来走向。黄河文明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引擎与动力之源。黄河学研究事关中华文明传承与现代中国民族集体记忆延续的重大问题,对于增强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提升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对于中心十年来的黄河学研究,他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中心建立十年来,围绕黄河文明演变与传承、促进黄河流域社会发展与经济繁荣等方面展开了多项研究,在黄河学学科建设和协同创新方面有了相当的学术积累,为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展示黄河学研究成果,交流黄河学研究方法的重要阵地与舞台。他进一步指出,黄河学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理念成为共识。这一思路也符合国际科学联合和国际社会科学联合会推出的“未来地球”研究计划的理念。在今后的“黄河学”研究中,要注重两个结合:一是黄河文明的历史传承与现代中国文明发展道路的结合;二是黄河文明的伟大复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的紧密结合。
河南大学党委书记、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关爱和代表全校师生向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河南大学是一所有历史、有贡献、有发展的百年名校。建校百年来,为河南及中华文明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大学集中力量建设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心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黄河文明研究基地,成为学校提升科研实力,整合学术资源,开展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黄河文明中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河南大学又展开了“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适应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抓住“黄河文明”与“现代化建设”两条主线,围绕“黄河文明与人文精神”,“黄河文明与生态文明”,“黄河文明与中国道路”等重大理论问题,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已经成为推动河南大学学术发展与创新的新增长点。他相信,此次黄河学论坛一定能够促进河南大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中心主任李小建代表黄河文明中心在开幕式致辞。他向海内外与会学者表示衷心感谢。今年是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十年来,黄河文明研究中心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在学术界赢得了极高的学术声誉,也极大地提升了河南大学学术研究的整体实力。中心的建设得到海内外学者的共同关注,许多知名学者在中心担任学术职务,有的经常来中心讲学,有的与中心建立起长期的学术伙伴关系,中心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海内外学者的关爱与帮助功不可没。他回顾了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与海内外学术界沟通与联系,推动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学部委员王震中代表协同单位在开幕式上致辞。
研讨会共进行两天,于23日上午胜利闭幕。在闭幕式上,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苗长虹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主任王俊彦签署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今后将在中国文字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等学术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