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如何理解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的发展道路?
苗长虹:“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是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道路的科学概括。这个道路,具有鲜明的河南大学特色,是我校百年办学历程经验和规律的总结,是新时期国家和河南省对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期许和战略需求,也是我校面对全球化时代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建设激烈竞争所体现出的大学精神和历史担当。
记者:“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苗长虹:“国家一流”是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定位,既是河大人的梦,也是中原人民的梦,它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中原梦”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引领”是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战略导向,只有融入区域发展,服务区域需求,在中原崛起、华夏文明复兴中有出彩的作为和贡献,才能成为“国家一流”;中原风格是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和精神支撑,植根中原文化沃土,河大精神薪火相传,才能为国家一流、区域引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才能强化百年名校的特色和优势。
记者:如何理解“区域引领”,它包含哪些重要的方面?
苗长虹:“区域引领”的精髓概括起来就是根植和面向区域发展,发挥大学“五位一体”的引领作用,即通过人才引领、思想引领、知识引领、文化引领、社会引领服务中原崛起和华夏文明复兴。其中,人才引领是核心,大学的第一职责是培养人才,大学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汇聚人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要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人”和具有“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的“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关键是要培养具有正确“三观”和较强“三力”的人才。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只有汇聚大师和英才,立德树人,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思想引领是精髓。思想决定了历史和未来。古今中外,社会的发展根本上是由思想决定的。大学需要产生最先进的思想,能够引领社会的思想,能够认识历史的思想。大学要对未来和历史负起责任,首先要能产出有影响的思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思想引领才是高水平大学的崇高境界。
知识引领是支撑。高水平大学是知识创新的摇篮。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自创立以来,其基本角色定位就在于以人才和科研成果为载体,传递知识,创新知识。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知识的重任就落在了有强大科研能力的各类研究型大学身上,大学自然也成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高水平大学一般以建设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以科研领先、校友杰出作为建设的两大核心标准,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以一流平台、一流团队建设为手段,在若干学科领域,能够成为知识创新的发动机。
文化引领是灵魂。文化,重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文化传承创新、文化自觉自信,首先要在大学做到文化传承传新、文化自觉自信。大学之大,在于大学精神之高,在于文化引领之强。大学应超越社会,成为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的时代引领者和人类进步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维护者。河南大学建校之初确立的“前瞻开放、面向世界”的办学理念,就开时代之先,引领着中原地区教育事业的开放发展和创新发展。学校在百年办学中形成的“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滋润着一代代河大学人深厚的人文素养。
社会引领是担当。大学要超越社会,但又不能脱离社会。大学是社会组织的一员,要面向社会,植根社会,服务社会。特别是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大学已没有了围墙,也不再是象牙塔,而成为社会组织网络联系的一个关键枢纽。面向大众的学历教育和终生教育需求,面向国家、区域和城市创新体系的建设,大学在政产学研用的创新网络中,不能孤芳自赏,而必须与社会其他组织协同共生、合作发展。但与企业、政府等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大学承担着引领者的角色,发挥着知识创新和知识社会转化的独特功能,其人才引领、思想引领、知识引领、文化引领,最终要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得到检验。
记者:如何实现上述“五位一体”的区域引领?
苗长虹:大学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社会组织。要实现区域引领,就需要前瞻开放、面向世界,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着力推进大学制度和组织体系的全面综合改革。最为核心的是三个方面,一是从制度上和组织上确立教师和学生在大学治理和运行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作用,制定大学章程的意义就在于此;二是在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的模式上向通式教育、团队合作、协同创新转型;三是要以领导力为核心做好办学特色、优势和服务社会的整合,做好特色优势学科、平台、团队的培育。归根结底,在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区域引领的最终表现不仅仅是竞争力,更为核心的是领导力。我们需要以领导力为核心,做好“五位一体”区域引领的发展规划和全面综合改革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