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许纪霖教授讲解“新天下主义与现代中国认同”
2015-06-04  

6月1日晚,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做客黄河文明大讲堂,在明伦校区科技馆二楼报告厅举办了题为“新天下主义与现代中国文化认同”的精彩讲座。报告会由张宝明副校长主持。

许教授以葛兆光教授著作中的“什么是中国”这一问题展开阐述。他指出,古代中国由于疆域不断变动,并非一个清晰概念,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天下主义”和“夷夏之辩”这两个观念,以文化区分华夷,以天下主义兼收并蓄。接着,许教授从什么是现代性、什么是中国、夷夏之辩向种族论的蜕变、文明论四个方面具体讲解了“新天下主义和现代中国认同”这一话题。

在“什么是现代性”这一问题中,许教授着重回答的是中国如何走向与现代性的融合。他对文化多元主义作了分析,指出其基本理念是“理一万殊”,虽然承认不同的文化之间虽有质的不同,但彼此之间是可以相互理解的,并且在一些最重要的核心价值上,有可能获得共约性。许教授认为,所谓新天下主义就是放在普遍的现代性视野之中,重新构建中国,让中国文明从特殊上升到普遍,让普遍的现代性获得新的内涵。

接着,许教授从“夷夏之辩”方面解释了“什么是中国”这一问题。他指出,传统的夷夏之辩是相对的文化概念,非绝对种族观念,夷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并引许倬云“没有绝对的他者,只有相对的他者”之语加以论证。许教授还指出,天下主义是进攻利器,夷夏之辩为防守之道。”

在讲述夷夏之辩向种族论的蜕变时,许教授指出,在天下主义的框架下,中国人对种族不敏感,但对文化非常敏感,当种族论进入中国后却走向传统的对立面。同时许教授对传统“夷夏之辨”观念与种族论观点作了对比分析,鼓励我们更应该以包容开明的心态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谈及文明论时,他指出,文明论和种族论并非绝对对立,两者有着基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共同话语基础。最后,许教授总结到,我们应该在新天下主义之中建构现代中国,中国文明从一开始便不是特殊的文化,而是普世性的轴心文明,中国文明应该对世界文明有所担当。

讲座结束后,许纪霖与在场师生讨论了新文化运动、大学普世主义等学术问题。张宝明副校长总结本次讲座,并对许教授的到来以及精彩演讲表示衷心感谢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