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中山大学黄国信教授、温春来教授为师生讲学现场
2016年5月17日上午,中山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历史系副主任黄国信教授,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温春来教授应邀来我中心讲学,分别以“社会经济史如何思考”和“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为题为师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由中心副主任牛建强教授主持。
黄国信教授以我们为什么对经济有兴趣开场,从史料与经济学理论两个方面对社会经济史研究做了简单的学术回顾,分析了以不同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而产生的代表性经济史著作。随后就历史学和经济学对经济史研究的学科差异做了分析,指出两者皆可服务于经济史研究,而历史学的意义主要在于文本价值而非统计价值。
温春来教授认为,近代川、滇、黔地区夷族(彝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其认同范围,存在着从夷族到夷苗族,再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过程。在明清至民国时期,西南地区彝族自身作为共同体也存在着自我认同的事实,故事、记忆和语言等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温教授强调,在研究西南地区时必须充分了解和把握西南地区的特色。
最后,牛建强教授就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多学科交叉研究存在的问题、地方史研究方法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做了深入总结和发表了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