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首届经济地理学暑期学校开班仪式成功举行
2016-07-07  

2016年7月5日,“黄河文明与现代转型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学)首届经济地理学暑期学校开班仪式成功举行。

2016年7月5日上午,“黄河文明与现代转型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学)首届经济地理学暑期学校开班仪式在古都开封河南大学金明校区环境与规划学院二楼报告厅成功举行。

此次暑期学校是由河南大学牵头,联合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历史所、近代史所、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等机构共同组建的“黄河文明与现代转型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联合承办。

出席开班仪式的有,英国苏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地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特聘教授Michael Dunford、加拿大莱思桥大学(University of Lethbridge)地理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徐伟、美国路易维尔大学(University of Louisville)地理与地球科学系副教授张海峰,和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南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首届经济地理学暑期学校正式学员,以及其他青年地理教师、研究生等共80余人。开班仪式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苗长虹教授主持。

苗长虹教授首先对主办方黄河文明与现代转型协同创新中心作简要介绍,并表示对首届经济地理学校暑期学校的举办,已筹划很长时间。苗长虹教授指出,国际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Summer,成为一个国际上非常品牌的经济地理学校活动,国内的经济地理委员会及相关单位的学者一直想搞一个这样的活动。

苗长虹教授回忆十年前,“当时我们很多的博士生老是面临一个什么困惑呢?老师让他做一个研究,按照一个什么样的范式去做研究,但是学生不理解,就是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按照这样一个范式去做研究,而且这个范式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包括他研究的特点等。实际上,很多的东西都不理解。”

苗长虹教授认为,十年后大家对这个转型逐渐熟悉了,在教学体系中还是受计量与理论革命的影响,整体的教学体系还是在那个时期给大家灌输的教学体系。但是,在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下,对经济地理学得研究越来越多元化,同时批判性的思维也成为我们很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潮。这些东西都是在我们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培养的一种知识、强化的一种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的训练。

苗长虹教授表示,基于以上考虑,经过短时期内的筹备,我们首届经济地理学暑期学校如期开班了。

之后,苗长虹教授为学员们详细介绍了几位特邀的暑期学校授课专家和本届暑期学校的教学形式,苗长虹教授指出,“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活动是多元化的,老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与学生互动教学,此外也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安排了学员沙龙和学员论坛活动,旨在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学术交流,以及通过老师点评同学们提交论文来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在暑期学校的最后,将会安排各位学员对开封市的历史、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现在的变化进行学术考察。”

最后,苗长虹教授对同学们送出祝福,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一周的学习生活中能有较大的收获,能与老师及同学们之间建立起深厚友谊,享受这一段美好的时光。

此次暑期学校为推动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促进青年经济地理学者的学习交流、提升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学术研究及论文发表能力、探索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提供崭新平台;在为期5天的暑期学校培训学习中,将围绕经济地理学的前沿领域、研究方法、学术论文发表等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学术沙龙活动来丰富和提高同学们的学术素养。(作者:张楠楠 陈秋 拍摄:张楠楠)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