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经济日报客户端》为让“冷门绝学”甲骨文不再冷,河南大学放了个大招……
2016-09-22  

9月19日,河南大学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甲骨学与殷商文明”平台启动仪式暨甲骨学与“黄河文明”特色学科群建设专家座谈会召开。文字是文明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印记。甲骨文是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成系统的文字。为“确保有人做、有传承”,挖掘河南古文字大省资源、推动古文字研究走向深入,河南大学牵头建设了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甲骨学与殷商文明”平台。

河南大学的甲骨文和古文字研究,长期是河南文明研究的重要支撑方向之一,而安阳的殷墟发掘,河南大学师生也是最早参与的一批。数代学者如董作宾、朱芳圃、姜亮夫、孙海波、于安澜等在河大辛勤耕耘,为河南大学建设“甲骨学与殷商文明平台”奠定了基础。在振兴百年名校的历史征程中,河南大学始终将古文字学作为河南大学的特色学科来进行建设。2009年12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携手王蕴智教授,建立了古汉字研究所。

谈及甲骨文的研究现状,甲骨文与殷商文明平台牵头人王蕴智介绍道,目前河南大学已有两个重大课题《河南历年出土甲骨文、金文大系》、《中原出土商周青铜器铭文的分域整理与研究》准备结项。这次甲骨学与殷商文明平台的搭建,会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协同研究。

甲骨学研究是一个独立的、交叉的学科,涉及语言文字学界、考古学界等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拓宽领域、健全体系、增加研究的力度和深度,并逐步向高层次和多学科交叉的方向发展。黄德宽认为,河南大学有良好的甲骨文研究的传统,有能力组织跨学科的校内外力量进行,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吸引人才。

爱冷门,继绝学,是古文字学者发自内心的需要,是为古文字而痴迷而沉醉的自然结果。河南是古文字资源大省,是中国文字学的发源地,甲骨文、金文、简牍、陶文资料众多,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方向。经过多年研究与发展,河南已经形成了包括河南大学在内的甲骨学研究阵地,建立了一支颇具规模的甲骨文研究队伍。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表示,河南大学借助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机遇,始终将古文字学作为特色学科来建设,力争做到将甲骨文的研究为往圣继绝学,为今人树典范,为后人开新风。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