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古汉字研究所举办第三期学术沙龙交流现场
2016年11月10日,中心古汉字研究所于明伦校区新行政楼办公室403成功举办了第三期学术沙龙。此次沙龙活动由张军涛博士主持,张新俊副教授、赵伟博士研究生以及中心硕士研究生张焕,闫华,张淑月和朱雪坷等参加沙龙。
本次沙龙从甲骨文角度出发探讨农历问题。首先,对殷商岁首问题进行了学术回顾。关于殷商岁首问题,学界有殷历以夏历三月、四月、五月、六月、十月、十二月等为岁首多种说法;其次,通过对甲骨农业卜辞所反映的殷商时期种黍、食麦、收割大麻、蝗灾、旱灾、大规模翻耕土地等时间的考察,结合古农书相关记载,参照现今河南省农时情况,认为“建午说”,即殷历以夏历五月为岁首较为可信。
之后,与会师生积极与张军涛博士就殷代农历的问题进行讨论。本着严谨的古文字学术精神,遇到模糊的问题,不清晰的甲骨片随即翻看,让在座研究生感受到学习甲骨文时该有的态度与学风。古文字学术沙龙与会师生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让在座学生学习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农事在早期农业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甲骨文的视角观察农业社会,是个十分丰富的角度。相信在今后的古汉字沙龙活动中,初学者会秉持严谨朴实的态度,为甲骨文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推动甲骨绝学的继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