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第八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回族伊斯兰文化与黄河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隆重开幕
2016-11-05  

图为第八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回族伊斯兰文化与黄河文明”学术研讨会开幕式 (宁刘宁 摄)

图为参会人员拍照留念 (宁刘宁 摄)

图为高发元会长与孙君健副校长为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回族研究所”揭牌(宁刘宁 摄)

风和日丽,菊花飘香。2016年11月5日上午,由河南大学、中国回族学会、中国地理学会黄河分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第八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回族伊斯兰文化与黄河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行政楼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各大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30多个单位的8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出席此次开幕式的主要领导有原国家宗教局副局长刘书祥,原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铁代生,河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贾瑞琴,中国回族学会会长、原云南大学党委书记高发元,河南大学副校长孙君健。开幕式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苗长虹主持。

河南大学副校长孙君健在欢迎辞中介绍了河南大学百年历史的文化底蕴和黄河文明中心的创办历程,他表示,在当今全球文明冲突、恐怖主义盛行、伊斯兰和穆斯林被过分误解以及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强调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交融的背景下,开展“黄河文明”与“伊斯兰文明”、“黄河学”与“回族学”的跨文明、跨学科对话,将显著提升两个综合学科的整体研究水平,进一步拓展学术网络,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高会长宣读了中国回族学会名誉会长/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发来的贺信:欣闻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回族学会共同举办的“黄河学”高层论坛暨“回族伊斯兰文化与黄河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八朝古都开封市顺利召开,感到十分高兴和欣慰。黄河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对全世界有卓越贡献和重大影响的人类文明,两大文明的跨界对话和交流,必将对彼此的丰富、提升、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也必将对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促进国际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互动产生深远影响。衷心祝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原国家宗教局副局长刘书祥对高层论坛在河南大学召开表示祝贺,并在讲话中指出,此次研讨会是“回族学”自1998年来首次与高校进行合作,形式新颖,希望以此为契机,通过与“黄河学”对话,提升回族研究层次,推动回族研究在国家“一带一路”中做出更大贡献。

河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贾瑞琴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起点高,层次高,规格高,带动性强,对国家战略实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希望本次论坛对河南民族企业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促进回族学 “政” “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为河南省民委在“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中国回族学会会长、原云南大学党委书记高发元对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承办此次会议表示感谢,认为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两种不同的文明体系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伊斯兰国家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支持者,“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回族伊斯兰文化的参与。

开幕式结束后,在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共同见证下,会议举办了 “回族研究所”成立揭牌仪式。高发元会长与孙君健副校长共同为“回族研究所”揭牌,标志着河南120多万回族从此有了一个高端的学术平台,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回族研究所”聘任中国回族学会会长高发元为名誉所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胡振华教授为顾问,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艾少伟博士为所长,并聘请马永真、丁克家、马平、李尊杰、白贵、米寿江、丁宏、潘世杰、张宇、许宪隆、杨文炯、马强、水镜君、宛磊、黄旭东、虎强、巴永山、钱忠宝等多位国内知名回族学者和地方政府领导为特邀研究员。

本次研讨会将持续两天,以“回族伊斯兰文化与黄河文明”为主题,围绕黄河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文明对话、黄河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一带一路”中的贡献、地位及作用、黄河学与回族学的理论建构及学科整合、沿黄回族聚居区资源开发及生态保护、黄河流域回族地区转型发展模式、黄河流域回族文化产业发展、黄河流域回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黄河流域回族经堂教育与传统文化等研究议题展开讨论,旨在推动“黄河学”与“回族学”两大学科的跨领域整合与学科对话,围绕沿黄地区的共同话题及突出问题建立长效的可持续性对话机制。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