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古汉字研究所举办第七期学术沙龙
2017-01-13  

图为齐航福老师演讲现场 (朱雪珂 摄)

图为沙龙现场 (朱雪珂 摄)

2017年1月12日,中心古文字研究所在明伦校区新行政楼403室成功举办第七期学术沙龙。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原文化研究》杂志副社长齐航福老师是此次沙龙的特邀嘉宾,他就古文字学研究的基本功及学术论文的撰写问题与中心师生展开交流。本次沙龙由张军涛博士主持,王蕴智教授、博士研究生赵伟、硕士研究生李丹凤、周豪、陈彦洁、闫华、朱雪坷、张焕、张淑月等参加了此次沙龙。

齐航福老师从“如何学好古文字”与“如何撰写,发表论文”两大方面进行讲述。在谈到古文字学研究的基本功时,齐航福老师提出四条建议。一是高度重视原材料的阅读。在学习甲骨文的过程中要认真阅读原片,从较为清晰图版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寻找学习的乐趣。二是巧妙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精读著名学者的代表性论著以及自己老师的论著,在学习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迷信权威也不进行人身攻击。三是灵活掌握好用手与用脑的关系。在平时的学习中既要充分利用目前大数据给我们提供的丰富的资源,又要勤于动手随时记下相关学者的重要观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写多记才是不断进步的秘诀。四是着力培养问题意识。年轻学者要敢于提出问题,通过自学讨论、请教师长等方法,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博士张军涛、博士研究生赵伟,硕士研究生李丹凤、闫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看法,齐航福老师耐心地一一作出解答。

在谈到如何撰写论文时,齐航福老师提出三条建议:一,大胆、心细,在撰写论文前敢于提出问题,大胆设想, 在撰写论文时要心细,认真思考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选取最符合事实的可能性。二,有目标、有目的地投稿。齐航福老师作为资深编辑,传授一些投稿小技巧,例如观察该刊物是否有相关栏目,根据刊物格式调整自己的论文格式等。三、规范学术论文。当疲劳的编辑阅读你的文章时,题目简洁地反映论文观点,就能够强有力地传递核心内容。摘要继而对核心观点简单阐述,就可以第一时间让编辑明白大意。短小的题目与摘要,如果撰写适当,将大大提高被采纳率。齐航福老师还指出,摘要中最好不要出现”本文“、”笔者“等字样,直接写出自己的观点即可。在传授心得时,齐航福老师回忆起一次投稿,与一位编辑交流修改论文十回合,才得以顺利发表。齐航福老师笑着说,这真是不打不相识!诙谐语言中蕴含的严谨与耐心,让在座学生无不动容!

沙龙结束时,王蕴智教授再次强调,高度重视原材料的学习,才能在遇见不同观点时做出自己的判断。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为古文字的传承贡献力量!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