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寻根中华文明 促进可持续发展”科普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2023-05-26   杜甜甜、张妍、马梦祺


mmexport1684817817443

图为活动现场

2023526日上午,为期近一周的“寻根中华文明 促进可持续发展”科普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在河南大学落下帷幕。活动由河南省黄河实验室河南大学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举办,河南大学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应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实验室承办。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响应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和中国科协发出的关于举办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通知,本次活动旨在宣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在内容上发挥黄河文明中心考古、地理、经济、历史和甲骨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立足专业基础,深入浅出为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以及社会大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mmexport1684817812853

图为第一讲主讲人杨帆(张妍 摄)

本次科普活动第一讲,以河南大学应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实验室研究员杨帆老师的“中国生态文明:探寻绿色山川的演变”拉开帷幕,来自线上线下的数十位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共同观看与学习。杨帆指出生态文明是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新形态,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回顾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追溯,回味、反思、借鉴都在其中。他向大家介绍了历史以来的耕地时空变化、耕地数量重建、耕地网络化重建,认为探寻历史上人类土地垦殖主导下绿色山川的演变过程,有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布局、保护与管理。

图为第二讲主讲人吴朋飞(杜甜甜 摄)

河南大学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研究员、《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编辑部主任吴朋飞教授以“黄河改道与地理环境变迁”为题,从地质黄河、历史黄河、现今黄河三个时期展开。他指出地质时期黄河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过程:古湖盆期、水系袭夺期、黄河干流贯通期,然后图文并茂的讲述了黄河在历史时期的6次大规模改道,详细叙述了每次改道的具体流向、变迁过程和时期特点。最后,吴朋飞教授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分析改道所引起的河湖水系、城邑兴衰等地理环境变化,认为黄河改道与人类社会之间是一个相互适应,协调发展的过程。

王岚

图为第三讲主讲人王岚(魏慧斌 摄)

河南大学应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实验室研究员王岚以“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型中的营养健康和环境问题”为题,从居民食物消费转型特征、食物消费相关的营养健康问题、农食系统的环境压力、新型食物消费方式、可持续膳食的全球行动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她指出我国居民亟需养成营养健康导向的食物消费习惯。此外我国食物系统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由理性的可承载向非理性的超载方向演变,因此要注重居民食物消费的资源环境效应问题,进行可持续膳食从而提升生态环境可持续性。

李开封

图为第四讲主讲人李开封(魏慧斌 摄)

河南大学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研究员,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李开封以“黄河下游地区大禹治水发生的地理背景”为题,从地理的角度阐释大禹治水发生在黄河下游地区的可能性,分别从黄河下游地区地理概况、大禹治水时黄河下游地区人员情况、黄河下游地区当时是否发生异常洪水、人类社会是否受到异常洪水影响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他指出随着气候变干来水量减少,在龙山时期黄河下游地区逐渐形成了适宜人类居住的条件,距今四千年左右此处发现了多次异常洪水,并且出现了大量人口迁徙和人为堌堆遗迹,由此推测黄河下游地区先民和洪水的关系。

邵田田

图为第五讲主讲人邵田田(魏慧斌 摄)

河南大学应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实验室研究员,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邵田田以“不容忽视的存在——黄河中的‘黄色物质’”为题,对黄河内的黄色物质进行探讨。她重点介绍了什么是黄色物质以及黄河中黄色物质的来源、组成;同时探讨黄色物质在黄河水体遥感研究及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她指出黄河中的黄色物质在水体内部碳循环过程中担当碳汇和碳源的双重角色,对于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活动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以历史为鉴,以技术为基,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究中华文明起源,利用中心多学科交叉的平台优势,发挥多学科融合的研究特色,各个专业师生借本次活动探索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途径,致力于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化,促进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活动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各专业学生获益匪浅。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