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成功入选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2022-12-13   贺俊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首批支持建设的试点实验室名单。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中心申报的“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成功入选。本实验室起步于2013年成立的“时空综合社会科学研究所”后改组为“时空综合社会科学实验室”并成功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经费支持。2020年,为聚焦服务“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国家战略需求,经学批准,正式成立“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此次入选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是我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取得的一个标志性成绩

河南大学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的建设,是全面提升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能力和水平,满足“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河南大学“黄河学”、“甲骨文与古代文明”交叉学科博士点建设,支持“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等争创国家“双一流”学科,培养高端综合性创新型交叉人才的重要举措。实验室以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地理学、软件工程等为主要支撑学科,聚焦“数字人文与黄河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环境考古与黄河文明演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点方向,着力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积极探索文理交叉条件下新文科建设的模式和路径。

“数字人文与黄河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方向,聚焦新技术新手段在人文研究和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重点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开展甲骨文、汉简、敦煌遗书等重要出土文献缀合复原等技术攻关;运用文本分析等手段,开展甲骨学、文选学、黄河学等研究;利用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以黄河文明文献、文字、语言、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核心的专题数据库。

 

甲骨缀合软件“缀多多”

 

“数字人文与黄河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研究

“环境考古与黄河文明演进”方向,重点是重建过去1万年以来黄河中下游地区高分辨率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研究人类生业模式的发展演化机制,揭示中原文明演进与周边文明演进的相互作用及环境背景建立中原地区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时空框架,究明气候环境变化与中原文明演进的互动关系。

 

 

 

“环境考古与黄河文明演进”研究

“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向,聚焦不可移动文物和大遗址的保护和利用,重点开展黄河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健康监测、修复技术与数字化应用等研究,为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黄河文化遗产、建好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

实验室成立以来,持续获得国家和学校专项经费支持,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在《Science》《Catena》《中国语文》等期刊和KDD等国际顶会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出版了《黄河保护与发展报告》等专著,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建设了一批富有特色的专题数据库,实现了环境考古和田野考古的深度融合,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服务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