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讲座现场 (穆东旭 摄)

图为王震中教授 (穆东旭 摄)
2019年12月15-1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大学特聘教授王震中到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新行政楼308会议室作了题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的主要趋势与反思”的报告。报告分为上、下两部分。黄河文明中心部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聆听了讲座,讲座分别由黄河文明中心教授闵祥鹏和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田志光主持。
讲座伊始主持人对王震中教授的学术背景、研究领域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王震中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王震中教授在讲座中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关于文明要素的研究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国家形成标志的研究两个问题。特别就“酋邦”理论在国家起源研究中的运用、“文明和国家起源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以及中国古代文明社会和国家形成的时间展开讲解。报告中文明三要素一直贯穿始终,针对酋邦理论、聚落形态演进及国家起源,王震中教授阐明了自己的观点。随后师生们关于龙山时代、良渚文化及青铜器等相关问题与王震中教授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讲座结束后,两位主持人对讲座内容及研究思路作了简要总结。王震中教授以详细的史料,生动的讲解让在座师生对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有了深刻的认识,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