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学术论坛现场
9月21日上午9点,河南大学明伦校区308会议室座无虚席,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福祉”学术论坛在此拉开帷幕。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申悦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塔娜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静副教授、河南大学赵宏波副教授以及河南徕拓测绘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星出席论坛并作精彩报告。河南大学特聘教授王铮老师,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19级和2017级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环境与规划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该论坛由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赵宏波副教授主持。
论坛伊始赵宏波老师首先对参加此次论坛的各位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举办此次论坛的目的与意义进行了介绍。随后,申悦老师就其最近研究上海市居民社区依赖性问题进行精彩阐述,并强调郊区社区生活圈规划应综合考虑社区功能依赖与情感依赖。塔娜老师详细讲解了城市活力研究的重要性与现实需求,从经济、社会与文化三个维度探讨了建成环境与城市活力之间的关系。马静老师从心理学、社会学与地理学等学科角度系统地梳理了当前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趋势,详细分析了城市环境与居民时空行为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赵宏波老师重点讲解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究如何基于内陆地区居民需求建设宜居城市。最后,从事技术实践工作的王星副总经理介绍了倾斜摄影这一新兴技术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的应用前景,并通过大量案例展示其应用价值。论坛讨论交流阶段,王铮教授针对报告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城市教育资源分配、地理因素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论坛结束后,赵宏波老师作总结发言,希望在座的学生通过此次论坛对当前研究的问题能够有所思考、有所认识。本次论坛揭示了区域发展对居民福祉的作用机理,促进了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学与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提升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