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人文地理青年学者学术沙龙在河南开封成功举办
2019-05-28   熊雪蕾 翟淑敏

 

图为人文地理青年学者学术沙龙开幕式现场(郭家瑞 摄)

图为会后合影留念(周晓芳 摄)

2019年5月25日,人文地理青年学者学术沙龙在河南开封召开。本次会议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香港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州大学、青岛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2家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

会议开幕式由河南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刘勇主持。在致辞中,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对在座青年才俊的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指出当今学科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紧密相连,当代青年学者身处新时代,肩负的使命也更为神圣和伟大。新时期学科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的前途命运以及时下面临的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期望青年学者立足中国国情,牢记学科发展任务,共享人文地理学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在兼容并包其它学科的同时做好反馈与输出。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姚华松作为青年学者代表在致辞中指出,河南大学在公司地理学、农户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犯罪地理学等理论方面开创了先河,紧跟产业转移、中部崛起、黄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政策,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希望与会学者能够以本次会议为契机,碰撞出思想火花,并以此为起点不断增进学术交流,从而为推动新时期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大会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做了“知识流动空间的城市关系建构与创新网络模拟”(马海涛)、“文化经济地理学:概念,理论和实践”(钱俊希)、“空间修复还是空间陷阱?深圳“三和大神”日结工的叛逆与困境”(黄耿志)、“城市社区绿地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与路径”(刘晔)、“浅谈政治地理学的学科框架和理论基础”(王丰龙)、“‘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中国特色政治地理思想探析”(安宁)、“基于居民、犯罪者和警察日常活动时空耦合的犯罪时空格局与机理”(宋广文)、“广州市主城区体育设施的公平性研究”(吕志航)、“城市散居少数民族社区的地方性表征——基于开封善义堂回族寺坊解体案例分析”(黎璐晗)、“长三角地区不同知识基础产业创新网络演化对比研究”(张洁)、“河南省PPP项目与城镇化质量空间耦合研究”(李明月)等报告。各阶段报告后,青年学者都围绕相关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提纲挈领,引发思考。

此次会议共享了人文地理学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发挥了人文地理学成果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会议的成功举办加强了人文地理不同分支领域的专业交流和思想碰撞,提高了人文地理学的学术研究影响力与区域服务能力。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