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工作 > 正文
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兰考基地揭牌仪式暨联合党建活动成功举办
2025-04-15   孙朋朋


   

图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刘海旺


 

                                                   图为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主任、教授苗长虹


图为兰考县委常委、副县长孟珊


                                                                                                   图为揭牌仪式现场


图为参观新出土陶瓷片现场








图为听取河南省中华文明动力与文明基因工程中心申报方案现场

                                                                                                                        


图为参观东坝头黄河治理展览馆现场


 图为东坝头黄河治理展览馆前合影

 

2025年4月11日,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兰考基地揭牌仪式暨联合党建活动在兰考县智慧岛园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河南大学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国家乡村振兴兰考研究院共同承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刘海旺,河南省农科院兰考分院党委书记闫玮,兰考县委常委、副县长孟珊,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主任、教授苗长虹及师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在河南大学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兰考基地揭牌仪式上,苗长虹、刘海旺、孟珊分别致辞,仪式由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侯卫东主持。苗长虹指出,黄河文明既是黄河流域的区域文明,也是历史上代表华夏民族的国家文明,是中华文明中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明,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上传衍最久最具持续性的轴心文明。兰考是黄河九曲十八弯的最后一弯是揭示黄河文化流淌千年的文明密码,兰考更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兰考基地的建设是积极响国家和学校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把河南大学的优势资源与兰考的实际相结合,把学问真正做在祖国大地上,实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生态系统,为开封和兰考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刘海旺在致辞中指出,兰考不仅有丰厚的黄河文化资源,更是处于中华文明的腹地。河南大学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兰考基地的成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兰考基地依托的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黄河文明与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与咨询机构,有责任、更有义务充分发挥基地多学科优势,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思想系统化理论化作出积极贡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今后将加强与黄河文明中心、兰考县委县政府的合作,共同努力建设好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兰考基地,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做出更大贡献。

孟珊受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陈维忠委托,代表兰考县委、县政府对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兰考基地的揭牌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焦裕禄曾带领兰考人民在黄河故道种植泡桐,治理风沙、水涝和盐碱地。今天的兰考是郑开同城东部示范区,河南大学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兰考基地的成立,也必将会为推动兰考的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希望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兰考基地依托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资源优势,发掘兰考丰厚的文化资源,形成具有兰考特色的黄河文化,积极推动兰考的文旅融合产业快速发展。兰考县委县政府将全力支持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兰考基地建设与发展,将基地打造成科学研究和文创产业新地标,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与治理的全国性示范基地。

本次活动第二阶段,苗长虹主持了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建设工作会。苗长虹首先介绍了“河南省中华文明动力与文明基因工程中心”的申报方案。“文基工程”是从文化形态切入,厘清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从物质、精神、语符、规制等要素进行分析、解码所提取的关键知识内核,是为了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原地区成就了中华文明,从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品格。深入研究并展示中原地区支撑中华文明化演进的“环境因子“与“文化因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揭示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文化基因传承和文明演进动力学,对于挖掘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时代价值有着重大意义。

刘海旺对文基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从“解码、激活、赋能”三个维度,谈了自己对文基工程”的认识。他认为“文基工程”的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文基工程”有利于深化认识和阐释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有利于把中华文明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他指出,AI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运用方兴未艾,如何利用AI技术应是今后建设“文基工程”考虑的重点。与会人员纷纷结合自身专业与知识储备,展开对“文基工程”的认识和讨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众考古部副部长任克彬从自身土木工程专业的角度,对于“文基工程”的发展提出了诸多有益建议。

本次活动第三阶段,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大学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国家乡村振兴兰考研究院共同开展黄河文化主题联合党建活动,座谈环节由刘海旺主持。刘海旺强调了焦裕禄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兰考开展联合党建活动是又一次学习焦裕禄精神的灵魂洗礼。

围绕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万合利,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田志光、黄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世强、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吴朋飞、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副主任李开封、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工一支部书记孙朋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综合部许鹤立等先后发表对党建引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认识。

   联合党建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是考察兰考东坝头黄河湾,全体人员参观了黄河治理展览馆、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在东坝头14垛眺望黄河湾。全体党员同志深受教育和鼓舞,加深了对黄河文化的认识,增强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