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研进展 > 研究项目 > 正文
中心举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
2016-12-08  

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河南大学李小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刘彦随教授(宁刘宁 摄)

图为李二玲教授对此次重大项目做开题报告(宁刘宁 摄)

图为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黄河流域农业创新体系演进及农业文明的传承研究”开题报告会现场(宁刘宁 摄)

2016年12月7日,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在环境与规划学院4楼研讨厅举行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黄河流域农业创新体系演进及农业文明的传承研究”开题报告会。本次报告会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刘彦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石敏俊教授和我校李小建教授、苗长虹教授、宋丙涛教授为评委。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环境与规划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苗长虹教授主持。

开题报告会于晚上8:00开始,中心执行主任苗长虹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此次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的意义和中心的情况,并对邀请的学者进行了幽默风趣的介绍,极大活跃了现场气氛,赢得了现场师生们的阵阵掌声。接着我校李二玲教授汇报了其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黄河流域农业创新体系演进及农业文明的传承研究”的基本情况。李二玲教授从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中的问题、研究总体框架、技术路线方法及相关案例的选择、研究可行性和研究条件、拟突破的重点问题等六个方面对此课题做了全面介绍。

李二玲教授的团队充分地准备和前沿的视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担任报告会主席的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刘彦随教授语言风趣幽默,富有个性,他对该课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本次报告历史梳理清晰、目的明确,以四个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内容具体让人震撼,对课题如何开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并认为“中国的地理学一定在中原,中原的地理学一定在河南”。石敏俊教授结合自己从事农业经济研究的经历,用准确而深刻的语言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报告中的概念需要梳理。产前还是产后的农业范围、创新的范围界定很重要;第二,建议本课题一定要加强学科交叉。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对研究很有帮助;第三,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可以与国外的文明进行对比。第四,三个案例的选择不是很好,希望能够进行优化。宋丙涛教授认为,课题可以从内生变量(气候、黄河变化、农业本身的变化)和外生变量(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等)两条线索来研究农业文明演进的路径与机制。李小建教授提出,课题应加强学科交叉,突出在关键点上的贡献,需同类文明进行比较研究,如何克服中国农业竞争力上的劣势,突出中国农业创新体系在专业化、特色化与精细化方面的贡献。

最后,苗长虹教授从管理者的角度对本次报告会进行了总结,指出该课题是“十二五”时期的最后一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标项目,就课题本身而言,目前的定位过大,需要聚焦于当代,聚焦于解决当前的农业问题。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视野广阔,让全体师生在欢快的氛围中享受了一顿丰富的知识盛宴。此开题报告会的顺利召开,也是中心加强项目规范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