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人文访谈 | 张宝明:国际一流学术平台与“黄河文明”特色学科群建设访谈
2020-10-14  

编者按

国际一流学术平台是引领学术发展的最前沿,也是探索交叉研究、学术争鸣、学术反思以及学术创新路径的主要基地。黄河文明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核心与主体,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根基。突出黄河文明研究的中国风格与世界影响,为黄河文明特色学科群构建国际一流学术平台,对于增强中华文明的海外传播与认同,深入与世界各文明间的沟通,提升民族文明认同与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当前我校正处于“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时期,黄河文明学科也已经成为省特色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因此,特邀请河南大学张宝明教授就如何构建黄河文明特色学科,推动黄河文明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对话。

话题一:在黄河文明研究中,如何建立具有中国风格的本土性学科体系?黄河文明的长期延续性、民族与文明的融合性、儒学的文化认同、农耕社会与王权礼法等特征,是否可以成为构建黄河文明本土性学科与话语体系的核心?

张宝明教授:黄河文明具有长期的延续性、融合性,事关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所以在黄河文明研究中,如何建立具有中国风格的本土性学科体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作为黄河学或黄河文明特色学科,从问题意识的角度,它本身就是本土化命题,源自本土话语权下的中国问题,代表着中国风格,所以黄河学是从本土意识与本土问题出发的一个学科。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性,也有传承的现代性、当代性,它是历时性和共时性架构下的学科。其共时性,即我们所处时代的特点,它的共时性是现代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建立的基础。黄河文明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其他西方文明存在明显差异,所以我们可以参照西方文明研究中的理论架构,但更应从本土文化与实际出发,建立中国风格的学术流派,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

不可否认,黄河文明的长期延续性、民族与文明的融合性、农耕社会与王权礼法等特征,都是黄河文明的研究要素。但这一架构的基础应是文化认同,即黄河文明首先是建立在五千年悠久文明认同基础之上,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才会形成文化融合、民族融合,因此文化认同是中国风格或本土化学科体系构建的前提。

除了黄河文明,中国还有其他文明,诸如长江文明、辽河文明等。但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与演变,主要以黄河流域为基点,并不断融合和扩大。像许倬云的《我者与他者》、《说中国》,或是许宏等学者的论著中,都提到中国是一个点,其外延、规模、内涵在不断扩大。但无论外延和内涵怎样变化,它的立足点、圆心始终还在黄河流域,这也使黄河文明的内在属性与外在表征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带来了文明的长期延续性,形成了沿黄人群独特的民族性。农耕社会、礼法体系等,都是黄河文明发源或形成时最核心、最关键的元素。如果抛开这些基本元素去另外构建学科体系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它的内在机制源于中国传统的内核与元素,它的底色决定了黄河文明与蓝色文明的差异。黄河文明本土学科体系就是寻找黄河文明的基本元素与特殊元素,同时兼顾其普世性。从本土情怀出发,以博大的胸怀,追溯文明、回归历史、关照现实,寻找民族的文化根基与文明命脉。

以文化认同为前提,站在哲学的高度,回答三个根本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中国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对人类文明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与贡献,所以解答这三个根本命题也是为炎黄子孙找到繁衍生息的生存依据、理论依据与文化依据。由此而言,解答黄河文明之问,构架中国风格、本土化学术体系,是黄河文明研究的价值所在,更是我们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不拔之柱与深根本固的理论基石。

话题二:确立中国风格的学科体系是黄河文明特色学科构建的重点,但在“双一流”建设与国际化的潮流下,文明比较与全球视域也是文明研究不可或缺的方面。通过文明互鉴,既彰显黄河文明的独特之处,又体现出文明演进中的普遍规律。因此,是否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本土研究特色与世界性学术影响的统一?

张宝明教授:本土研究特色性与世界性学术影响的统一性,两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前面我讲到黄河文明研究应立足于本土问题,研究本土问题的学科都有一个立足点或出发点,还有一个归宿点。我们的立足点是这块繁衍生息的土地,我们的出发点是“从哪里来”,归宿点是“到哪里去”,这是面向全人类的人文关怀。由以上根本命题出发的黄河文明研究,是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寻找繁衍生息的文化依据,建立起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黄河文明研究是对占世界人口比例最多民族的一种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就是世界性的。

同时,黄河文明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虽然从本土问题立足、出发,但归宿点却是探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研究本土问题,并非拘泥于黄河流域,而是要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广阔视野中,探究文明演进的普遍规律:从特殊性中寻找普遍性,同时在普遍性中关注特殊性。从多元文明的参考体系中,发现文化体系的核心问题、文化基因中的关键要素、不同文明的差异与特色,认清黄河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实现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同时,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构建中国风格的黄河学特色学科,要提倡文化的相对多元性、包容性。黄河文明只是世界文明大花园中的一朵,只有各种文化竞相开放、共存发展才能满园春色,而不是一枝独秀。黄河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不是互相取代、互相排斥,更不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我们是在承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每个国家的文化。世界是多元的,那么对世界的认知也应是多样的。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种文明都形成了独特的认知体系,也都形成了审视世界、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所以,人类应从多个视角、观察点出发,立足于不同的观察点、多方位看待世界,才会更完整、真实、理性。黄河文明或者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形成的审视世界的独特视角,它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思想之本与文化之源,这就是黄河文明或黄河文化的特色与意义。

“黄河文明”特色学科还是我校“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工程。首先我解答两个基本问题,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把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相提并论呢?原因就在于学科、学者、学生三位一体是架构一流大学的基础。大学需要学科来支撑,学科参与大学建设,一流学科支撑一流大学,一流学科需要一流学者,一流学者在一流大学培养出优秀学生,形成学科、学生、学校同步发展、良性循环。在这种架构下,我们必须把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那么要建设什么样的学科呢?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的模式也不是千篇一律,也都有自己的特点。我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的学校发展思路,这十二个字也是对学科建设发展的要求。以此为基础,我觉得特色学科必须具备特色鲜明、独树一帜、人无我有或人有我优的特点。

黄河文明特色学科就具备以上特征,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母系与根脉,我校地处中原,在该研究上有着悠久的学术传承与研究积淀。我们有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有黄河文明传承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这一系列平台为黄河文明特色学科建设夯筑起坚实的平台。在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黄河文明”特色学科建设要抓住平台,为河南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做出基础支撑,利用平台托举“双一流”建设。

黄河文明特色学科建设又符合国家的战略需求。我国当前正在推动实施“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作为“一带一路”的起点、华夏文明的核心,黄河文明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亚、东南亚、西亚、欧洲不同文化圈的交流对话就显得至关重要。毕竟,在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对话中,本土话语是对话的基础。推动与世界多元文明的对话,让中华文明更好地走向世界,需要黄河文明特色学科的支撑。

当前我们应该以浓墨重彩把黄河文明的本土特色描画得更清晰、更鲜明。以世界眼光,将本土研究特色与全球视域结合,既能站在最前沿与其他文明展开对话、交流,获得共识,又能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需求;既适应了教育部“双一流”建设的导向,还符合中原地区、河南省、河南大学的实际。所以说,当前建设黄河学特色学科,可谓生逢其时、恰逢其会。

话题三:在人文学科研究中,长久的学术积淀有时会固化研究思路,旧有的研究方法也会束缚学术创新。那么黄河文明研究中,如何通过特色学科建设与学科平台的模式创新,实现前瞻性选题、创新性研究与一流学术成果产出?

张宝明教授: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漫无边际的,它应该有自身的研究主体,黄河文明特色学科亦然。我现在最担心的反而是黄河文明特色学科研究范围过于宽泛、漫无边际,只要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内容、中国话语的研究理念、中国本土的学术范式,就是黄河文明吗?当然不是。任何一个学科都有自己固化或相对固化的范式,不加拣择的学科是不存在的。

黄河文明特色学科建设的创新,一方面不固化学术思路、研究视野,另一方面又不能无限度扩大研究范围。应该做到,既不束缚自己的内涵与眼光,又不无限扩大研究边界与范围。我们提倡边界,但不代表固步自封;我们提倡学科交叉,但并不主张拉郎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的是相关性延伸、避免研究主体的泛化。学科范围漫无边际的泛化,最终会导致研究特色与研究主体的丧失。所以,黄河文明一定要找到主干、主体。当然,关于黄河文明研究的主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底色,尤其是基本的质的规定性不能变。一方面拥有自己的学科边界、保持学科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又要拥有世界眼光、保持学科的开放性。

这里的学科主体性我认为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坚守文化自信,正确认识文明之间存在的不可通约性。前面谈到世界文明是相对多元的,相对多元性使得文明之间不可能完全重合、相互克隆,所以每种文明都会强调不可通约性。什么是通约性呢?例如体育等比赛需要裁判和中介,需要规则与判罚标准,这就是可通约的。但文化比较与交流互鉴,就很难采取一致的判罚标准,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西方文明就高于东方文明,或东方文明高于西方文明,这是文明的固有属性——不可通约性。不可通约性告诉我们,在文化互鉴和比较上很难找到合适的方式比较彼此的优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坚持文明的自我主体性。与其他文明对话中,应坚持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这一点是研究创新的基座。

另一方面又不能止于此,需要在其中寻找多元文明中的共识。任何一种文明,它的出发点都是从本土出发,存在民族性、区域性,但它的归宿点却是面向整个人类的。所以,文明研究中寻找前瞻选题和创新性方法,要尽量寻找通约性,这里的通约是指人类的共识。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个光辉的顶点可视为我们人类都要登上的文明顶峰。在前往顶峰的过程中,黄河文明与其他文明的路径不同,但追求的最终目标却是相同,这就是通约,这就是共识。找到通约性的原则是发现普世、共识的问题,例如和平、环保、关爱等关乎人类未来与命运的主题。再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既有自己的文化底色和特色,也有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等其他文明共识、通约的内容。这些是人类最高贵的尊严,闪跃着人类的智慧,传递自由和谐、平等友爱的人类精神,是人类的共同点,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所以我觉得构建黄河文明特色学科虽然是沿着中国特色路径,但在面对人类的共同问题,走向人类终极关怀的过程时,它必将也能够找到和世界对话的通约性,最终取得与其他文明的共话、共识和共执。

总之,黄河文明发展到今天仍然传承延续,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说明它有存在的价值,还在为生生不息的人类做着应有的贡献。推动黄河学特色学科的构建与发展,可以让我们以高远的境界和世界眼光去达到人类文明顶峰,实现多元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

总结

从黄河学特色学科的基本问题出发,张宝明教授阐述了学科的基本特征与构建原则,突出强调了文化认同是中国风格或本土化学科体系构建的前提。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从本土情怀出发,他认为黄河文明特色学科还应秉承回归历史、关关注现实、映照未来的理念,解答三个根本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为中华民族追寻繁衍生息的生存依据、理论依据与文化依据,这是黄河文明研究的价值所在,更是我们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理论基石。黄河文明特色学科构建还应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广阔视野中,探究文明演进的普遍规律。从多元文明视域中,发现文化体系的核心问题、文化基因的关键要素、不同文明的差异与特色,认清黄河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将本土研究与全球视域结合,站在世界文明的最前沿与其他文明展开对话、交流,在实现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同时,以高远的境界和世界眼光去攀登人类文明顶峰,实现多元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原文载《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第15辑)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