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中心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我中心古汉字所师生参加2019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
2019-10-23  

 

 


开幕式现场

2019年10月21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开幕。开幕式先后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河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付静女士和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黄德宽先生主持。本次大会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为协办单位之一。我中心古汉字研究所所长、河南省文字学会会长王蕴智教授,青年教师赵伟博士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大会。

在开幕式上,王蕴智教授作了题为《合集11485“刮削重刻”及相关成套卜甲的复原考察》的主旨报告。报告对《甲骨文合集》第11485片上的“月有食”记载和刮削重刻现象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通过相关卜辞的系联和甲骨片的缀合,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武丁时期某年八月乙酉夕所发生月食现象的史料记载,对殷商年代学、甲骨卜法及缀合等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王蕴智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主旨发言

10月21下午,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古文字教学与研究”主题论坛在安阳市迎宾馆第二会议室召开。该论坛既讨论了古汉字研究和教学的诸多问题,也向大家详尽介绍了百余年来河南大学古文字研究的治学传承。

“古文字教学与研究”主题论坛现场

论坛开始,王蕴智教授首先作了题为《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是汉字早期形成与发展的摇篮》的报告。他指出,汉字具有强烈的民族向力和凝聚力、强大的超方言性、严密的构形体系和无与伦比的书法审美内涵三个显著特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河南省是古文字出土大省,河南的学者有先天的优势进行古文字研究,也有责任和义务将河南的古文字研究传承和发扬出去。


王蕴智教授论坛发言

随后赵伟博士就《河南大学古文字教学与治学传承》一题作了精彩报告。他回顾了河南大学有关古文字研究的治学传统,介绍了河大史上众多学者如董作宾、朱芳圃、刘盼遂、姜亮夫、于安澜、郑慧生等先生为古文字研究事业做出的贡献,引起现场师生的极大兴趣。他还套用朱芳圃先生的话指出:“‘甲骨文等众多古文字资料出于河南,关系乡邦文化至为重大,关系我华夏文明至为重大’。有幸从事古文字学习和研究的我们,有责任沿着前辈学者开创的治学道路继续前行,为弘扬汉字文化和优秀的中华文明尽一己之力。”

赵伟博士论坛发言

在论坛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古汉字研究与汉字文化发展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先生莅临论坛现场。他对论坛的热烈讨论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勉励大家继续做好古汉字研究,并在汉字文化的发掘和推广方面多做贡献。

据悉,前两届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分别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安阳召开。在第一届国际汉字大会上,中国文字博物馆曾授予王蕴智教授“汉字文化传播杰出贡献奖”。

 


黄河文明

★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17   电话:0371-22826115  北京 ★